新农合异地报销比例为:
1、普通门诊的报销比例为百分之五十,每人每年报销的限额为八十元。
2、肝硬化、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后遗症、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患者每年可以报销一万元。
3、如果是恶性肿瘤、尿毒症、血友病患者每年可以报销三万元。
4、乡镇一级住院报销起付线是二百元,报销的比例为百分之八十五。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是五百元,报销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十。
门诊报销
(1)普通门诊报销比例50%,每人每年报销封顶80元;
(2)门诊观察每日最多可报销30元,每年最多可报销1000元;
(3)门诊大病报销比例50%。
住院报销
(1)乡镇级(一级)住院报销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
(2)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500元,报销比例70%。
(3)市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700元,报销比例55%。
(4)省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50%。
(5)经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同意转诊备案,并在县域外除市级、省级定点的医疗机构住院的,统一报销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40%,保底报销比例2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一、线上备案流程:
参保人可通过相关的手机应用和小程序进行线上备案。首先,进入到“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中,然后选择“快速备案”。
进行实人认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选择备案方式和参保险种以及参保地,并详细填写个人的备案信息,之后提交备案申请。
提交后,备案信息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参保人可以在平台上查询到备案结果。
二、线下备案流程:
参保人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社保卡及相关证明材料,如异地安置的户口证明、居住地的有效居住证明、单位派驻异地的工作证明等,前往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在医保经办机构,参保人需填写并提交《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医保经办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将办理完成备案手续,并出具备案告知书或个人承诺书等备案材料。
三、就医及结算流程:
完成备案后,参保人可持社保卡及备案材料在异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
在办理入院登记时,参保人应主动告知工作人员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以便医疗机构能够正确进行医保结算。
参保人在异地的医疗费用将直接通过医保系统进行结算,个人只需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
此外,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和备案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参保人在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前,建议先了解清楚当地的政策和流程。
依托全省医保网络和设备平台,在各设区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操作平台,在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中心,以县为单位统筹进行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的结算,实现农民群众就医即时报销。在省里建立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备份中心和异地就诊数据交换中心。
不过值得注意是住院才能报销,门诊的不能报。报销需要回老家(参保地)报销时大概需要的手续有:
1、住院病历
2、费用清单
3、住院发票
4、疾病诊断书
5、出院小结
6、身份证、户口本
7、合作医疗本(或证、卡)
8、转院手续或证明(单位打工证明或急诊证明)
为此,国家计生委发布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操作规范(试行)》,让农民实现异地住院直接结算。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