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和调整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期,国家卫健委预估,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0%,正式迈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一、2024年养老金“再迎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养老金已经连续上涨。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预估,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和频率可能会继续增加。这意味着,从2024年开始,退休人员每个月的养老金又将迎来几十块的上涨。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口的关心和照顾,也有助于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2024年养老金“新标准”受益人群
1. 2023年1~12月申请退休且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职工
从2024年开始,对于在2023年1~12月期间申请退休并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将按照“新标准”发放。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广东省人社厅联合财政厅下发的《公布广东省202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的通知》,确定2023年度广东省(深圳除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为9028元/月,较2022年相比提高346元/月。这意味着,对于符合条件的退休职工,他们每个月将获得更高的养老金,以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除了广东省,其他省份也在逐步公布各自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退休职工受益于此项方案。对于这些退休职工来说,新的养老金标准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在晚年能够享受更加稳定和安逸的生活。
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
除了城镇职工退休职工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也将成为新标准的受益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础的养老保障。随着国家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从2024年开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也将按照新的标准领取养老金。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对于广大城乡居民来说,新的养老金标准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让他们在晚年能够享受到更加稳定和有保障的生活。
退休人员涨工资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乘以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相当一部分职工不清楚的是,自己的工龄和领取养老待遇、带薪年休假、探亲假、计发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等劳动权利“息息相关”。工龄对职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般情况下,社会工龄越长,个人累计缴纳养老金年限越高,则基本养老金越高,带薪年休假的天数越多;
2、本企业工龄是衡量职工医疗的长短、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金多少、病假工资多少、部分单位内部的福利待遇分享的重要依据。
职工工龄长短,是衡量一个职工为社会所作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确定职工享受劳保福利待遇的主要依据。在不少工资和津贴的处理上,也与工龄密切相关。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取消了工龄工资。但在现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中,部分津贴、补贴会受工龄差异的影响。在各类职称评定中,一般都会对工作时间做出一定限制。而职称评定又会间接影响到工资收入。此外,目前部分民营企业为增强员工归属感,设立了工龄工资。
我国养老金的上涨的调整主要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个调整方式进行综合调整的。
1、定额调整:定额调整指的是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标准,对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统一调整,同增同减,比如说某个省份养老金集体上涨35元,这就是定额调整,定额调整主要是体现公平原则。
2、挂钩调整:挂钩调整指的是该地区的养老金调整主要和相应的养老保险缴纳因素存在联系,比如说该参保人的缴纳年限,缴纳的总额,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因素,挂钩调整主要是体现我国养老保险的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原则,参保人缴纳的时间越长,每次缴纳的费用越多,退休之后能够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
3、倾斜调整:倾斜调整值得针对比较高龄的老人或者处在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进行倾斜照顾,为其额外增加一部分的养老金,不同地区的倾斜调整额度都不一样,具体可以询问当地的社保部门工作人员。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