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地方的质量技术监督局;
3、地方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4、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5、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危房又称危楼,是“危险楼房”、“危险建筑物”的简称。
一幢物业如变成危楼,会危及使用者及第三者的安全,业主有可能要承担民事或刑事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第六条
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房屋安全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负责房屋的安全鉴定,并统一启用“房屋安全鉴定专用章”。
1、砖木结构:(1)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内:1.40元/平方米;(2)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2000平方米:1.05元/平方米;(3)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0.70元/平方米;(4)最低收费105元/项。
2、混合结构:(1)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内:1.75元/平方米;(2)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2000平方米:1.40元/平方米;(3)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1.05元/平方米;(4)最低收费140元/项。
3、框架结构:(1)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内:2.10元/平方米;(2)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2000平方米:1.75元/平方米;(3)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1.40元/平方米;(4)最低收费175元/项。
通常情况下进行危房鉴定,可到当地危房鉴定站申请鉴定,有关部门将根据建设部2005年标准进行鉴定。
具体程序如下:申请人向鉴定中心出示产权证明;双方签订委托书;鉴定中心专业人员到房屋现场进行初勘,如果房屋受损程度不高(C级),那么鉴定中心会给市民提出维修意见,如果受损程度比较高,鉴定中心将组织更加专业的勘查。对于受损相当严重的或危房(D级),鉴定中心会建议及时疏散居民,然后提出加固或危房重建的建议。
正常情况下,从申请到现场初勘,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费用主要根据房屋用途有不同的标准,10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初勘费是100元;若大于100平方米,每超过1平方米,费用增加0.3元。如果房屋受损严重需进一步勘查,根据勘查项目和难度另外收费。
房屋安全鉴定是由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提出申请,由依法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组织实施。
危房鉴定4个等级分别是:
A级:房屋结构是安全的,其承重力也达到正常需求;
B级:结构承受力达到正常需求,不过部分结构存在危险,但不会破坏主体结构;
C级:有的承载结构没办法正常使用,会发生危险的可能;
D级:整个房屋结构都没法满足正常需求,一般要整体拆改。
法律依据: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第二条
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倒塌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所有人必须按照鉴定机构的处理建议,及时加固或修缮治理;如房屋所有人拒不按照处理建议修缮治理,或使用人有阻碍行为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指定有关部门代修,或采取其它强制措施。发生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因此,危房也不是一定要拆迁的;
强拆应当有着严格的程序限制,由于危房不是违建,所以不可以行政强拆,所以只能是司法强拆。行政机关在申请法院强拆的时候需要提交如下材料:申请被强制拆迁的房屋相关情况;被强制执行人的详细信息;风险评估材料;拆迁补偿送达的凭证、催告时的情况和被拆迁人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法院受理强制执行后,还需要对拆迁补偿的合法合理以及是否可以强制执行进行审查,自立案日起30日内,法院作出是否强制执行的裁决,最后才是执行阶段。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