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房产相关事务时,房产公证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它能为房产的权属、交易等情况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房产公证所需的材料和手续。
一、所需材料
房产公证所需的材料会因公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通常包含以下几类:
身份证明:当事人需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像身份证、户口本等,用以证明自身身份。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都要提供能证明其合法身份的材料。例如自然人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法人则提供如企业资格证书等能证明其法人身份的材料。
房产证明:涉及房产的公证,当事人要提供能证明自己对房产拥有合法所有权或交易权的材料,常见的有房产证、购房合同等。如果房屋属于房改房等特殊类型,还需提供《房改售房价格审查书》《已购住房上市交易申请审批表》等相关文件。
其他证明材料:依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证明。比如被继承人死亡的房产继承公证,需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可到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办理),若有遗嘱还需提交遗嘱原件;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必须出具放弃财产承诺证明。若房产所有权人的父母去世,需要有街道出具的相关证明以及派出所和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另外,土地使用权证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提供。
二、办理手续
办理房产公证一般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申请:当事人要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也可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但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适用上述规定。提出申请时,需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的证明材料。
2、受理审查:公证机构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若材料不齐全或存在疑问,会要求当事人补充。审查的内容包括财产协议的内容、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等。例如,对于房屋买卖合同公证,公证处会详细了解合同中买卖房屋的产权状况、坐落位置、数量、质量及附属设施情况和使用面积,房屋买卖价款数额、付款日期、付款方式,被买卖房屋交付使用时间,办理过户及有关手续的约定等内容,同时也会审查所要购买的房屋是否有银行负担等情况。
3、出具公证书:公证机构完成审查后,若认为符合公证条件,就会出具公证书。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可用于证明房产的权属或交易等情况。在公证书出具前,当事人需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核对完信息之后,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相关文件上签名。
房产公正怎么收费房产公证的收费标准会因公证事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房产公证事项的收费情况:
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转让、买卖及股权转让:
标的额 50 万元以下部分,收取比例为 0.3%,按比例收费不到 200 元的,按 200 元收取。
50 万元至 500 万元部分,收取 0.25%。
500 万元至 1000 万元部分,收取 0.2%。
1000 万元至 2000 万元部分,收取 0.15%。
2000 万元至 5000 万元部分,收取 0.1%。
5000 万元至 1 亿元部分,收取 0.05%。
1 亿元以上部分,收取 0.01%。
证明房产赠与、受赠:按受益额的 2% 收取,最低收取 200 元。
证明涉及房产的遗嘱:每件收费 1000 元。
证明房产继承:一般按照受益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受益额 20 万元以下的部分,按不超过 1.2% 收取;超过 20 万元不满 50 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 1% 收取;超过 50 万元不满 500 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 0.8% 收取等。
房产委托公证:收费一般在 200 元至 500 元左右,具体看当地规定。
不同地区的公证机构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行情等对收费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若要准确了解房产公证费的具体数额,建议直接向当地有资质的公证机构咨询。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