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丧葬费和抚恤金是给予逝者家属的重要关怀与经济支持。2025年,不同身份人员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新标准因所属领域、地区等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规定。
一、企业职工相关标准
丧葬补助金
企业职工的丧葬补助金计算方式明确,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这一标准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差异,使补助金额更贴合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例如,上海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2025年其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补助金达到15516元;而黑龙江为6369元。这表明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不同,丧葬补助金存在明显差异1。
抚恤金
在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依据本人的缴费年限确定发放月数。缴费年限不满5年的,发放月数为3个月;满5年不满10年的,发放月数为6个月;满10年不超过15年(含15年)的,发放月数为9个月;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但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统一按照30年计算,发放月数最高为24个月。这种与缴费年限挂钩的方式,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原则,鼓励职工长期稳定参保。
退休人员:同样以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一致,最高为24个月)。在此基础上,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这一规定综合考虑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情况,确保补助的合理性。如山东退休人员老万,缴费年限30年,养老金领取了8年,其家属领取的抚恤金发放月数是24-8=16个月。
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关标准
丧葬补助金
以贵州省为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含公务员)去世后,丧葬补助金有明确规定。普通退休人员统一按照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发放,而离休干部则按3倍计算。如2025年贵州省普通退休人员的丧葬补助金为7426.34元,离休干部为11139.51元。这一差异体现了对离休干部特殊贡献的尊重。
一次性抚恤金
机关退休人员(含参公事业单位):抚恤金的计算方式为计发基数+本人基本养老金×40。2025年贵州省计发基数上调至108376元,这一调整反映了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动态变化。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抚恤金为本人基本养老金×20。这种计算方式针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特点,提供了相应的抚恤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相关标准
已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可申领丧葬补助金,以阜新市细河区为例,标准为3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办理时需提交《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承诺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法定继承人身份证及银行账户信息等材料,在参保人员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现场办理,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
优抚对象相关标准
从2024年8月1日起,优抚对象的抚恤标准也有了新的调整。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原抚恤标准基础上,每人每年分别提高2366元、1666元、1228元。
丧葬费的领取条件和程序如下:
一、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
因工死亡的职工: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在去世后,其家属可按相关规定领取丧葬费,具体标准和条件由各地政府或单位制定。
二、领取程序
准备材料:通常需要提供死亡证明,如医院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死亡的法律文书等;亲属关系证明,如户口本、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申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以及死者的社保卡、养老金存折或卡等。此外,部分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火化证明、丧葬费用发票等。
提交申请:若为企业职工,在职人员去世一般由其所在单位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退休人员去世,可由家属或原单位代办,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通常由原单位负责办理。城乡居民则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或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有些地区支持线上申请,可登录当地社保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申请。
审核材料:相关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申领人是否符合领取条件等,一般需要1-20个工作日。
发放丧葬费:审核通过后,丧葬费用会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发放至指定的银行账户,一般为死者的养老金账户或申领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