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公务员退休后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成为一种趋势。不过,为了保证公职权力的公正性、防止利益冲突,国家对于公务员退休后的兼职行为有明确的规定。
一、允许兼职的情形
非营利性组织服务
退休公务员可从事非营利性组织(如公益机构)的服务工作,并且无需报备或审批。这既为退休公务员提供了继续服务社会的途径,也鼓励他们将自身经验和知识贡献给公益事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般岗位选择自由
除特殊部门外,一般岗位公务员退休后可自由选择职业,不受限制。这给予了普通退休公务员更广泛的职业选择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二、禁止兼职的情形
营利性活动限制
原系领导成员或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者离职后3年内,其他公务员离职后2年内,禁止从事与原工作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退休公务员利用原职务影响力或所掌握的敏感信息,在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维护公共权力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特定行业限制
退休公务员在离职后2年内,不得到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这种限制是为了避免退休公务员可能出现的利益输送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兼职审批要求
退休后三年内,若到本人业务范围外的企业兼职(任职),必须由本人事先向其原所在单位报告,由拟兼职(任职)企业出具兼职(任职)理由说明材料,所在单位按规定审核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得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方可兼职(任职)。
三、其他注意事项
税务与社保
退休兼职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无需再缴纳五险一金。这是因为退休公务员已经开始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等退休待遇,与在职人员的社保缴纳情况不同。
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者可能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些处罚措施旨在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公正性,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公务员退休通常需要办理以下手续:
1、准备材料
填写《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申领表》。
提供退休批复复印件(盖单位公章)。
准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情况变动表(加盖财政局审核专用章)。
提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审批表(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准备退休人员身份证复印件、社会保障卡复印件。
人事档案(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提供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等资料)。
按现行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批准退休的文件。
2014 年 9 月和退休前最后一次工资变动审批表,2014 年 10 月 1 日及以后职务(技术职称)升降人员,还需提供最后一次职务(技术职称)升降工资变动审批表。
2、提出申请:符合退休条件的公务员,由本人提出退休申请。若是正常退休,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若是提前退休,符合工作年限满三十年,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等条件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
3、单位审核:所在单位对申请退休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对其年龄、工作年限、工资待遇等情况进行核实,并将相关材料报送至有审批权限的部门。
4、资格联审:建立拟退休公务员资格条件联审机制,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核查拟退休人员是否存在被立案调查、被采取强制措施等不可办理退休的情形。
5、审批部门审批:相关审批部门对报送的退休材料进行审批,作出是否批准退休的决定。审批通过后,发放退休批复及相关审批表。
6、待遇核定与发放: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审批结果,核定退休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待遇。退休公务员一般可携带本人身份证等材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之后按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7、其他事项:包括党组织关系转移、住房公积金提取、职业年金处理等。同时,所在单位应做好退休公务员的人事档案整理和移交工作,将档案转至相应的管理部门或机构。
不同地区和单位在具体办理流程和要求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公务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应及时与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沟通,按照当地的规定和要求准备材料并办理相关手续。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