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债务人拒不还款,法院将搜索其名下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等财产信息,视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1、若债务人确无还款能力,法院可暂停执行,待其有能力时再行恢复。
2、如债务人因生活困苦无法还款且无收入来源,法院可终止执行。
3、若债务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常见方式包括:
(1)查询、冻结、划拨债务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2)扣留、提取债务人在他人处的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债务人的财产。
(4)搜查债务人的人身及住所或财产隐藏地。
(5)传唤债务人交出财物或票证,或强制其交出。
(6)强制搬迁房屋或退出土地。
(7)通知相关单位协助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8)对债务人应完成的行为强制执行或委托他人完成,并要求债务人支付费用。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老赖强制执行程序的深度解析 关于欠债不还并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必须把债务方告上法庭进行审理; 其次要确保在诉讼过程中有赢面,获取胜诉判决书;最后在判决书生效之后,如果债务方仍然没有履行还款义务的话,便可以凭借已生效的判决书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的请求了。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自判决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每满两年便会自动续期。
申请执行的时效存在中止和中断的情况,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关于诉讼时效这方面的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通常情况下,拖欠债务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内。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
例如,通过欺诈方式攫取他人财产,且一开始便具有恶意赖帐的明确意图; 或者尽管具备还款能力,依然拒绝遵守法院已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者。
在此种情况下,倘若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手法,骗取了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那么他将可能被判定犯有诈骗罪。
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其成立条件是行为人有能力执行却故意不予执行,如藏匿、转移、故意损毁财产或无偿转让财产等,从而导致判决、裁定无法得以执行。
如,您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建议您首先尝试进行民事诉讼以追索债务,若对方坚持不履行义务,随后方可考虑其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