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完善,我国离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调整。2023年,离婚新规在《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旨在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以下是离婚新规的主要内容解读:
一、离婚冷静期制度
1、适用范围:
协议离婚的夫妻需经过30天的离婚冷静期。
2、具体规定:
夫妻双方共同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离婚申请后,需等待30天冷静期。
冷静期内,任何一方可撤回离婚申请。
冷静期届满后30日内,双方需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逾期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二、离婚条件
1、协议离婚: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
2、诉讼离婚:
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或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包括:
重婚或与他人同居;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三、子女抚养
1、抚养权归属:
法院根据子女的年龄、父母的经济条件、抚养能力等因素,判决抚养权归属。
2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2周岁以上的子女,根据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
2、抚养费: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支付抚养费,具体金额根据收入水平、子女实际需要及当地生活水平确定。
四、财产分割
1、共同财产: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原则上平均分割。
2、个人财产:
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等,属于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
3、债务处理:
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偿还;个人债务由债务人自行承担。
五、离婚损害赔偿
1、适用情形:
一方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赔偿范围:
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六、新增规定
1、家务劳动补偿: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请求补偿。
2、隐瞒财产的处理: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少分或不分给该方财产。
七、离婚程序
1、协议离婚:
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经过冷静期后领取离婚证。
2、诉讼离婚:
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1、男方的婚前财产:男方在结婚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等不动产和动产,且登记在男方名下,属于男方的婚前个人财产。比如男方在婚前全款购买了一套房子并登记在自己名下,离婚时该房产归男方所有。不过,若双方有书面约定,如婚前财产协议约定该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婚后将对方名字添加到房产证上等,则按照约定处理。
2、男方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男方因工伤、交通事故等受到人身伤害而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如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这些款项是对男方身体受伤的补偿,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仅归男方个人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女方无权分割。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男方的财产:如果男方通过遗嘱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且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表明财产只归男方一方所有,那么在离婚时,该财产属于男方的个人财产,女方不能要求分割。例如男方父母在遗嘱中写明名下的某套房产由男方单独继承,或者他人赠与男方一笔财产并明确表示只给男方个人,这些财产在离婚时都归男方。
4、男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具有特定个人属性、仅供男方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男士专用的剃须刀、专用的健身器材、职业所需的专业工具等,属于男方个人财产,离婚时归男方。这些物品是为满足男方个人特殊需求而购置,与夫妻共同生活关系不大,所以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