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已进入调整周期,多地依据2024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数据公布了新标准。社保基数上下限通常按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300%核定,直接影响社保缴费金额、养老金计算等关键权益。
一、以下是部分地区 2025 年社保基数的最新标准:
1、呼和浩特市:2024 年自治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 8179 元。2025 年 7 月至 2026 年 6 月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下限为 6543 元(8179 元的 80%),上限为 24537 元(8179 元的 300%)。
2、张家口市:职工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不得超过 2024 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7257 元的 3 倍,即 21771 元;下限一般不得低于 2024 年度职工工作地设区城市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2000 元。
3、石家庄市:暂不调整 2025 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仍按照 2021 年全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71463 元执行,月缴费基数约为 5955 元。
4、兰州市:2025 年度职工及自愿缴存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 28422.24 元 / 人,下限为 2020 元 / 人。
5、深圳市:2025 年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 33666 元,下限为 6733 元;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 6733 元,上限为 33666 元;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 2520 元,上限为 43659 元。
6、福建省:2025 年全省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暂按不低于 4043 元 / 月执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参照此标准执行。
7、湖南省:2025 年社保缴费基数暂定为每月 7180 元,作为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每月 4308 元至 21540 元择档缴费。
8、广东省:2025 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 27501 元 / 月,下限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如广州市、省直为 5500 元 / 月,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为 4767 元 / 月,其他地区为 4492 元 / 月。
9、江苏省:2025 年最低缴费基数为 4879 元 / 月,最高缴费基数为 24396 元 / 月。
10、浙江省:社保缴费基数最低为 4812 元 / 月,最高为 24930 元 / 月,适用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11、河南省:社保缴费基数最低为 3756 元 / 月,最高为 18780 元 / 月。
二、社保基数调整的核心影响
1、缴费金额变化
工资低于下限按下限缴费,高于上限按上限缴费,中等收入者按实际工资缴纳。例如,福建省下限4043元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额为4043×20%=808.6元/月(个人承担)。
2、养老金待遇提升
社平工资增长带动缴费基数上升,未来退休时基础养老金部分(=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随之提高。
3、其他权益关联
经济补偿金: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不计入补偿基数,且年限最高12年。
公积金基数:上海、成都等地已同步调整公积金基数,例如上海公积金上限36921元/月,下限2690元/月。
社保基数与工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社保基数是根据职工工资来确定的,但会受到当地社保部门规定的上下限的限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一般情况:职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是指参保人员在过去 12 个月内的工资性收入总额除以 12。工资性收入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例如,某职工上一年度每月工资分别为 5000 元、5500 元、6000 元等,将这些工资相加后除以 12,得到的月平均工资就是他的社保缴费基数。
2、工资低于下限的情况:如果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则按照 60% 来确定缴费基数。例如,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5000 元,60% 就是 3000 元,若某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2500 元,低于 3000 元,其缴费基数就是 3000 元。
3、工资高于上限的情况:若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300%,则按照 300% 确定缴费基数。比如当地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5000 元,300% 就是 15000 元,若某人月工资 20000 元,高于 15000 元,其缴费基数就是 15000 元。
对于新参加工作或新调入的职工,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社保基数的高低各有优劣,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收入、未来规划等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两者的区别及适用场景:
一、社保基数高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未来待遇更高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高,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多,退休后计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时,金额会更高(基础养老金与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挂钩)。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入金额更多(通常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返还,如 2%-4%),可用于日常买药、门诊消费;且缴费基数影响医疗报销的最高限额(部分地区)。
其他险种:工伤保险待遇(如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失业保险金等,也与缴费基数挂钩,基数越高,待遇越好。
2、长远保障更充足
高基数意味着缴费总额多,相当于为未来的养老、医疗等储备了更多资金,尤其适合注重长远保障、收入较高的人群。
劣势
1、当期收入减少
社保个人缴费比例固定(养老 8%、医疗 2% 左右、失业 0.5%-1%),基数越高,个人每月扣除的社保费用越多,实际到手工资会减少。
例如:月工资 1 万元,若按 1 万元基数缴费,个人每月扣 1000 元左右;若按 6000 元基数,仅扣 600 元左右,前者每月少拿 400 元。
2、企业成本增加(对企业而言)
企业承担的社保比例更高(养老 16%、医疗 8% 左右等),高基数会加重企业缴费压力,可能间接影响员工的涨薪或福利。
二、社保基数低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当期收入更高
基数低,个人和企业每月缴费少,员工到手工资更多,适合短期需要现金流、收入较低或生活压力较大的人群(如刚就业、收入不稳定者)。
2、企业负担减轻
降低企业社保支出,可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尤其对中小企业更友好。
劣势
1、未来待遇降低
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金较低,可能影响老年生活质量。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金额少,报销上限可能较低,医疗保障力度减弱。
其他:工伤、失业等待遇也会按低基数计算,保障不足。
2、存在合规风险
社保基数需按实际工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申报,若刻意压低基数(低于实际工资且低于当地下限),属于违规行为,企业可能被追责(补缴、罚款),员工权益也会受损。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