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指的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从构成要件来看,在客体方面,该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以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却依然从事医疗活动。
一、具体量刑标准
情节严重的情形
当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出现情节严重的情况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涵盖非法行医屡教不改、骗取大量钱财、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等多种情况。例如,某些非法行医者在被相关部门多次警告、处罚后,仍继续开展非法医疗活动,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就属于情节严重的范畴;还有一些人以虚假宣传等手段骗取患者大量钱财,同样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
若非法行医行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强调的是非法行医行为与就诊人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由于非法行医者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身体残疾等严重后果,就会按照此量刑标准进行处罚。
造成就诊人死亡的情形
最为严重的是,当非法行医行为造成就诊人死亡时,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对非法行医导致严重后果的严厉惩处态度。例如,非法行医者在处理一些危急病症时,因不具备相应的急救能力和条件,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这种情况下就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
特殊医疗行为的量刑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同样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量刑考量因素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一方面会考虑犯罪的动机,例如非法行医者是为了谋取暴利,还是出于其他目的;另一方面会关注犯罪的手段,比如是否采用了欺骗、隐瞒等恶劣手段。同时,犯罪造成的后果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包括对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损害程度、是否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此外,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如果被告人有自首、立功等从轻情节,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处罚;而如果是累犯等从重情节,则可能会从重处罚。
罚金刑的确定
除了自由刑外,非法行医罪还会涉及罚金刑。判处罚金时,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无论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了罚金刑幅度的,还是没有明确规定罚金刑幅度的,都遵循这一原则。一般来说,犯罪情节严重的,罚金数额应当多些;犯罪情节较轻的,罚金数额则相对较少。具体的罚金数额裁量标准主要有无限额罚金制、限额罚金制、比例罚金制、倍数罚金制和倍比罚金制等几种情况。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就诊人身体损害
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造成就诊人死亡。
2、危害公共卫生安全
造成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传播、流行,或有传播、流行危险。
3、使用非法医疗用品
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4、屡次违法行医
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后,再次非法行医。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非法进行节育手术、非法摘取宫内节育器等,造成严重后果。
非法行医主要由以下部门进行管理: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主管部门,承担着主要的监管职责。负责监督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对非法行医进行查处。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网络,落实日常巡查、报告、监督主体责任;加强 “打非” 工作组织协调,履行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按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严厉查处非法行医行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就医。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向无证行医者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的流通企业和非法采购使用药品、医疗器械的行为予以查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规定,查处非法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对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非法行医者行为进行查处,并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缔非法无证行医行为。
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房屋出租人不履行治安责任,发现承租人利用所租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违法犯罪嫌疑不制止、不报告或者发生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行为予以查处;依法维护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治安秩序,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移送的涉嫌非法行医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其他相关部门:如检察院做好非法行医案件的立案监督、监察督办、审查批捕、提起公诉等工作,严肃查办与非法行医有关的职务犯罪案件;法院做好非法行医案件的审判工作;住建局根据相关规定,对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证行医者行为进行查处;综合执法局按照城市市容管理的有关规定,清理违法医疗广告牌,发现游医占道行医行为,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予以查处等。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建立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以保障群众的医疗安全和健康权益。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