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活动日益频繁的当下,贷款诈骗罪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了解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一、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不同机构认定标准
目前对于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存在不同的参考标准。根据找法网信息,贷款诈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而华律网的资料显示,贷款诈骗罪要达到立案标准的涉案金额为一万元以上,当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达到此数额便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会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案件具体情况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骗贷罪立案特殊情况
除了上述常见的以诈骗金额作为立案依据外,骗贷罪还有一些特殊的立案情形。靠欺骗办法拿到贷款,金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即便没达到前面的金额标准,但多次用欺骗手段获贷等情况也会予以立案。
二、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以诈骗数额为主要考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贷款诈骗罪的量刑主要依据诈骗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程度来确定。
数额较大: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骗贷罪量刑情况
骗贷罪的量刑标准通常根据犯罪的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而定。要是情节严重,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可能单处罚金;若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就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特殊情况说明
在判断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时,需要严格区分诈骗行为和一般借贷纠纷。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不构成诈骗。
贷款诈骗罪不可以由单位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此罪。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而对单位中组织、策划、实施该犯罪行为的人员以贷款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按照合同诈骗罪来处理。因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合同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处罚。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