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活动中,高利转贷罪是一种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行为。以下将详细介绍其立案标准及量刑相关内容。
一、高利转贷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违法所得数额标准: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达到此数额标准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是基于违法所得的量化考量,反映了犯罪行为的获利程度,违法所得越高,对金融秩序的破坏和危害通常也越大。
行政处罚后再犯标准: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实施高利转贷行为的。这种情况体现了行为人对法律的漠视和屡教不改的主观恶性,即使违法所得未达到十万元的标准,也同样会被立案追诉。
二、高利转贷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对高利转贷罪的量刑做出了明确规定:
个人犯罪量刑
数额较大情形: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法律并未明确具体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会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考虑违法所得、转贷金额等因素来认定。
数额巨大情形: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对于“数额巨大”的界定,同样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
单位犯罪量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实施高利转贷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处罚单位的同时,也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刑事制裁。
高利转贷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规定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非法转贷牟利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高利转贷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旦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高利转贷罪的追诉时效根据其法定最高刑来确定。具体如下: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例如,某人犯高利转贷罪,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那么其追诉时效为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因为高利转贷罪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这种情况下追诉时效为十年。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在追诉时效期间内,罪犯再次触犯新的罪行,那么之前犯罪的追诉时效也会被这个新的罪行所影响,从犯后罪之日开始重新计算。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