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然而,贩卖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却时有发生。那么,贩卖个人信息会面临怎样的刑罚呢?
贩卖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量刑分为不同的情况。
如果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那什么情况属于“情节严重”呢?通常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上述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等多种情形都可认定为情节严重。此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仍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数量未达到上述规定标准,但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规定标准一半以上;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也属于情节严重的范畴。
而当出现“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百条以上等情况就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会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同样依照相关规定处罚。若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具体的量刑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像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都会对最终的定罪量刑产生影响。如果正遇到与贩卖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难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且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贩卖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数量标准如下: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只要有出售或提供此类信息且被他人用于犯罪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无具体数量要求。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同样只要存在这种行为,不论数量多少,均构成犯罪。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达到五十条以上即构成犯罪。
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数量达到五百条以上可认定为犯罪。
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对于一般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达到五千条以上构成犯罪。
6、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例如,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等信息虽未达五十条,但与其他类别信息按比例合计达到相应标准的,也构成犯罪。
此外,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即使信息数量未达到上述标准,也构成犯罪。同时,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也依法定罪处罚。
贩卖个人信息可以报警。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贩卖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害人有权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报警时,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通话记录、短信、邮件、网络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能证明信息被贩卖的线索。可以直接前往当地公安机关的报案窗口或拨打 110 报警电话进行报案。在报案过程中,要详细陈述案件经过,包括个人信息被贩卖的方式、涉及的信息种类、可能的贩卖者等,并提交所收集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进行初步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会依法立案侦查。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