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待遇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点,而公务员的工资上涨重在对优化工资结构,建立完整的增长体制,公务员工资上涨一般1年到2年为一个周期,这样保证了工资能够稳定、合理的上涨。
并且公务员福利相对较好,一般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额外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按照国家的规定享受地区的附加津贴,以及住房、医疗等方面的补贴,并且根据职称评级发放。2019年公务员的工资肯定会上涨、但是同时考取公务员也是会越来越难。
二、养老金并轨
改革之后的公务员养老金的缴纳和公司职工缴纳制度一样,即单位缴纳养老金的20%,个人缴纳养老金的8%,并且比避免了由于公务员工作的流动性而导致需要重新缴纳养老金的问题。
三、延迟退休
由于我国老龄化严重,实行延迟退休也是符合国情的,但是不仅仅只是公务员行列要实行,一些企业也会实行延迟退休。
四、实行公车改革
针对以往的公车,实行自行选择出行的工具,根据职称进行交通补贴,这样方便了办公。
五、规范办公用房
合理的利用房产资源,减少公务员用房超标问题。
六、实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
通过建立干部的诚信档案,作为对公务员的考核、选拔的依据,对公务员办公进行督促,有利于党内的清正廉洁。
很多人选择公务员都是看中了这份工作更加稳定,拥有较高的福利。但是公务员工资高一直是社会舆论议论的方向,其实并不知道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那么公务员工资标准是多少呢,工资的体系是如何构成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公务员工资的构成:一般而言,公务员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基本工资,二是津贴,三是补贴,四是奖金。
1、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即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是工资的主要构成,也是确定之后退休金、抚恤金等项目的主要依据。我国当前的工资制度称为职务级别工资制,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构成,有全国统一标准,中央财政统一支付。
2、工龄工资:
公务员的级别和级别档次按照现任职务、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重新确定。
3、奖励工资:
奖励工资实际上是指公务员的年终奖,凡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公务员均可享受。大概是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也就是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此外,公务员还享受其它一系列的单位奖励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4、补助工资:
①.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是科级500,处级800,厅局级1300,但是这个可以上浮30%,但是这个也是因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地区而有差别的。
②.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具体的标准大概是基本工资的三分之一。当然,此项福利南方同胞们可以自动忽略。
③.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
④.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例如在青蔵高原的公务员就有享受高原补助。
第一、职务提拔。公务员的职务共分为10级,由高到低依次为: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每提拔一个职务,相应的工资待遇都会有所增长。
第二、职级晋升。自2019年6月之后,公务员的职位就分为职务和职级两个序列,职级只在厅级及以下设置,共有4层12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每向上晋升一个职级,都可以带来工资的增长。
第三、晋级晋档。公务员除了提拔职务或晋升职级,还可以通过晋级晋档来增加工资。晋级晋档的原则是五年晋一级,两年晋一档。这里的五年、两年都是指年度考核在称职及以上的累计年限,如果当年考核不称职,或者不计考核,当年就不能累计。通过晋级和晋档,增加的工资要比晋升职务和职级要少一些,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
第四,基本工资标准普调。前段时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普调终于尘埃落定,从2021年7月份开始补发,人均增资额在300元左右。自从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就确定了两年进行一次基本工资标准的普调。2016年7月份调整了一次,2018年7月份又调整了一次,按照这个制度,应该在2020年7月份进行普调,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基本工作的普调一直没有进行。但在今年初,疫情常态化管理,得到控制,经济开始复苏,于是果断按照制度进行了基本工资调资,并从2021年7月开始补发。
基本工资的普调,每次调整的标准,大都是人均月增资300元左右,具体来说,正科级以下公务员增资额少于300元,正科级以上公务员增资额大于300元,具体增资额与任职年限、工龄级别等也有关系。以我们单位的情况为例。一个四级主任科员,月增资额为260元;一个乡科级副职,月增资额为288元;一个二级主任科员,月增资额为308元;一个乡科级正职,月增资额为327元;两个县处级副职,月增资额分别为369元、378元;一个二级调研员,月增资额为512元;一个县处级正职,月增资额为531元。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