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返聘工资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具体标准规定,主要由用人单位与返聘人员协商确定,但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体如下:
1、工资确定方式:用人单位与退休返聘人员应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工资标准进行充分协商。工资标准应参考同行业、同岗位的市场行情,对于技术含量高、责任重大的岗位,或者返聘人员具有特殊技能和经验,工资标准应相应提高。同时,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应按时足额支付。
2、个人所得税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退休工资、离休费等免征个人所得税。而退休返聘人员的返聘工资则需根据具体情况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且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同时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培训及其他待遇,其返聘工资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享受每月5000元免征额及专项附加扣除。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如属于短期兼职等情况,则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税,收入不超过4000元时减除800元费用,超过4000元时减除20%费用,剩余部分按20%税率缴税。
3、其他规定:2025年有新规指出,单位必须与退休返聘人员签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工伤保险等事项。单位给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必须按月支付,且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必须给退休返聘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退休返聘的年限在法律上没有统一的强制性规定,主要由用人单位和返聘人员协商确定。不过,部分地区或单位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常见的情况是一般不超过5年,且通常一年一聘。
例如,根据《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返聘期满需重新办理手续。一些学校如南京林业大学规定,各类人员返聘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返聘工作协议每年签订一次。厦门医学院也规定,返聘期限一般为1年,按学年度计算,返聘期满需要续聘的,须重新申请、审批。
退休返聘人员一般不需要缴纳社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退休返聘人员通常已经与原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并开始领取养老金,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一般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所以用人单位无需为其缴纳社保。
不过,各地对于返聘退休人员的社保缴纳规定存在差异,特别是工伤保险方面。例如,南京、厦门、北京等地明确规定,不予受理或排除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伤认定申请,而上海等地则规定用人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参照相关规定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