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种情况下,一方可能会在离婚时被要求净身出户,即不得分得任何共同财产:
财产转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合法财产的行为,那么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该方可以少分甚至不分得财产。
家庭暴力: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受害方可以要求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承担离婚损害赔偿。在分割财产时,法院会倾向于保护受害方,可能会剥夺施暴方的财产分配权益。
重婚或非法同居: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重婚或非法同居,这被视为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无过错方可能会要求过错方少分或不分得共同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实际处理离婚案件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此外,如果双方在离婚前已经通过协议或遗嘱等方式对财产分割有了明确的约定,那么除非协议或遗嘱无效,否则应当按照约定进行财产分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离婚净身出户的条件是夫妻双方协商,一方甘愿净身出户。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净身出户。离婚时,夫妻一方净身出户的,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另一方所有,无需进行财产分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净身出户后也要给抚养费。净身出户就是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一方放弃参与分割,这与支付子女抚养费没有关系。所以不论是否分割了夫妻共同财产,只要不直接抚养孩子就需要支付抚养费,这是法定的义务,是需要无条件履行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夫妻离婚协议净身出户有效,因为该份协议属附生效条件的,且双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协议时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夫妻双方可以在夫妻关系持续期间,对共同财产、个人财产进行约定,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