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正常情况下退款不退货已经违约了,是犯法的,除非另有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根据以上规定,对于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保存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否则要有双方的合同或约定。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要求的,消费者可以退货、更换、修理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消费者不满意物品可以退货,消费者要在收到7日内退货,不能仅仅只退款不退货,这是不允许的,在交易的过程中,双方是存在合同的,除非双方都同意只退款不退货,不然消费者就违反了合同,是违法的。
关于仅退款不退货的行径,倘若这是一起数额不大且偶尔发生的事件,那么它无疑是属于一种不当获得利益的行为,无疑是与《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相冲突,触犯了此条文中第985条的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遭受损失的当事方完全有权利依法向获益者提出返还已经获取到的所有利益,该利益既可以指代金钱上的收益也可包含实物上的形式。
然而,若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者存在着其他侵害合同合意条款的违法情形,依据《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明确规定,购买方有权无条件地选择仅接受退款而非退还商品。
另外,倘若涉及的金额规模较大时,这种仅退还购货款而不退货的方式甚至可能构成侵占罪与诈骗罪等刑事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范围将取决于律师对此的法理分析结果。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如您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律师或者法律机构的帮助,以便得到更为权威及精准的解答。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与买方积极沟通并妥善协商,可尝试与购买方进行详细的沟通以深入了解退货的具体原因及实际状况,同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策略,以便达到满意的共识。
2、向电商服务平台提出投诉,若经多次与购买方协商后仍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考虑向提供交易服务的电商平台发起投诉,请求该平台对争议事项进行合理的协调处理。
3、向当地消费者保护组织提起申诉,如电商平台未能妥善解决相关问题,可向所在地的消费者保护组织提出申诉,请求该组织介入调解,以期获得公正的解决方案。
4、在极端情况下,可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