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报销比例
一级医疗机构:起付线100-150元,报销比例约为85%-95%。
二级医疗机构:起付线200-500元,报销比例约为75%-93%。
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600-1000元,报销比例约为70%-88%。
门诊报销比例
普通门诊:每人每年最高支付限额为160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70%,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0%。
“两病”门诊:高血压年度支付限额400元,糖尿病800元,同时患有两者为1200元,报销比例为70%。
异地就医政策
异地就医需办理备案手续,否则报销比例可能会降低。具体降低比例根据地区政策有所不同。
新农合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流程如下:
门诊报销流程
就医:参保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划价收费:凭检查、治疗处方到门诊收费处划价收费。
支付费用:自行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取药:在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取药。
报销:持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发票到门诊一楼新农合窗口审核、报销并领取报销款。
住院报销流程
住院治疗: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凭合作医疗证、卡和户口本预交一定额度的押金后,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只结清自付部分,补偿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
转院证明:到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需在相关医院开具转院证明。到省外公立新农合医疗机构就诊必须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转院证明。
报销:在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费用在10000元以上的必须经区和高管班与所住医院联系审核无误,符合新农合报销规定的方可公示报销。凡是不按新农合相关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的参合患者,之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均不予补偿34。
特殊情况处理
特殊病种门诊报销:患者需持有二级及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及相关检查、化验报告等资料,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审批表》,向新农合业务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其门诊医药费用可以按照住院报销标准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报销。
意外伤害住院:因意外伤害住院的患者,出院后还需提交由户口所在村(居)签字盖章的意外伤害引发的原因确认证明以及医院的病案记录。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及记录的,不予受理。报销周期为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新农合住院报销额度上限的相关规定如下:
一、新农合住院报销上限
农村合作医疗最高报销封顶线是每人每年各次住院补偿累计最高限额6万元。这意味着,无论参保人员一年内住院多少次,其可获得的新农合报销总额不得超过6万元。
二、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
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因医院级别和费用类型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
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为60%,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为40%,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30%。这反映了随着医院级别的提高,报销比例相应降低的趋势。
手术费用方面,1000元以内的部分按照国家标准报销,超过1000元的部分则统一按照1000元进行报销。这种设定有助于控制报销额度,避免过高的手术费用对报销系统造成压力。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住院治疗费及护理费每天可以额外报销10元,最多可报销200元。这一政策体现了对老年人的特殊关照。
辅助检查项目如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最多可报销200元。这些检查项目通常不是治疗直接手段,因此设定了较低的报销上限。
一、“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
二次报销需要的材料:
1.享受二次补助人员本人的二代身份证、居民证、本人的本市银行卡或存折(农商银行账户除外)的原件及复印件、住院证明、特殊病种。
2.若不是本人前来办理,还需提供代办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
报销金额:
“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起付金额以上报50%或60%。
条件:
1、参加了当年的新农合。
2、当年新农合基金结余较多,地方上出台二次报效政策,文件一般是第二年年初出台。
3、医疗费用达到起付标准,(具体多少看地方文件要求)起付标准以上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一般分等级报销。
4、理论上必须是一次性医疗费用达到起付线,多次医疗不能合为一次。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