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是指在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买卖、赠与或交换过程中,买方或受赠方需要缴纳的一种税费。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契税,税务机关将依法征收滞纳金。
1. 契税的缴纳期限
一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纳税人应在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或其他权属转移合同之日起1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契税。
特殊情况:如果纳税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申报缴税,税务机关会发出催缴通知,要求限期补缴。
2. 滞纳金的计算依据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计算公式:
滞纳金=应纳契税金额0.05%滞纳天数滞纳金=应纳契税金额0.05%滞纳天数其中:
应纳契税金额:根据不动产交易价格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
滞纳天数:从规定的缴税截止日期次日起,至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的天数。
3. 计算示例
假设某纳税人购买一套房产,应纳契税金额为10万元,规定的缴税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1日,但实际缴纳日期为2023年10月11日。则滞纳金计算如下:
滞纳天数:10天(10月2日至10月11日)。
滞纳金:
100,0000.05%10=500元100,0000.05%10=500元因此,纳税人需额外缴纳500元滞纳金。
已进行纳税申报的情况:
计算起始日期: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后,征收机关核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的次日为计算滞纳金的起始日期。
具体操作:纳税人应在签订房屋转移合同后的10天内向有关部门进行纳税申报,并在20天内缴纳税款。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税款,滞纳金将从税款缴纳期限届满的次日开始计算。
未进行纳税申报的情况:
计算起始日期:纳税人未进行纳税申报的,其取得土地房屋权属证明的次日为滞纳金计算的起始日期。
具体操作: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纳税申报,一旦取得土地房屋权属证明,滞纳金将从取得证明的次日开始计算。
特殊情况下的计算规则
开发商通知的情况:
计算起始日期:一般情况下,开发商会通知业主在一个月内分批到税务部门开具购房发票。如果因开发商原因导致购房发票延迟开具,由此产生的契税滞纳金,业主可以与开发商协商解决。
地方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不同地区对于契税滞纳金的计算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地方规定在交房前缴纳房屋契税,而有些地方则规定在合同签订满10天后缴纳。
主流操作:期房的房屋契税缴纳时间通常为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并办理房产证时。房屋交付后尽量不要超过一年,否则将产生滞纳金。
契税滞纳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申请减免。
契税滞纳金是指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按时缴纳契税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关于契税滞纳金是否可以申请减免,主要取决于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具体原因。
如果契税的未缴或少缴是由于税务机关的责任导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这种情况下不得加收滞纳金。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契税滞纳金可以被减免。
然而,如果契税的未缴或少缴是因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身的责任,如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不仅可以追征税款,还可以追征滞纳金。在这种情况下,滞纳金一般不能免除,除非有特殊情况,追征期才可能延长到五年。对于偷税、抗税、骗税的行为,税务机关追征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时,则不受前述期限的限制,滞纳金也无法免除。
契税滞纳金的减免主要取决于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原因。如果是税务机关的责任,可以申请减免;如果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责任,则通常不能减免,除非有特殊情况。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