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实施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规定如下:
1、延迟退休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8周岁。例如,2025年1-4月满55周岁的女性参保人将延迟1个月退休,即55周岁零1个月退休;2025年5-8月满55周岁的女性参保人比原退休时间增加2个月,以此类推。
2、弹性提前退休:灵活就业人员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女性55周岁的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
3、特殊情况:曾经在国有企业工作过后来下岗失业的女灵活就业人员,如果符合当地原规定的50周岁退休条件,1980年12月前出生的仍可提前到50周岁退休,1981年1月后出生的可以在本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最多提前3年退休。
灵活就业女性办理退休,一般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确认退休条件:核实自己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2025年起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原55周岁的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8周岁,同时需确认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
准备材料:一般需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及户口簿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本人一寸证件照1-2张、养老保险手册及历年缴费清单、社保卡原件及复印件,或本人银行卡(部分地区有指定银行)。若有档案,还需提供本人档案;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条件的人员,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
提交申请:可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线上可通过当地人社部门的手机APP或政务服务网办理,线下则需在达到退休年龄当月,前往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休申请。部分地区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如需弹性提前退休,应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向档案管理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告知。
审核材料:社保经办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包括年龄、缴费年限、档案等内容。
待遇核定:审核通过后,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相关规定计算基本养老金,并打印《待遇计算表》和《个人账户信息表》。
审批与发证:各区县人力社保局对退休申请进行审批,签署审批意见。审批通过后,核发《退休证》。
养老金发放:批准退休的次月,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将养老金发放到申请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不同地区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可能会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
灵活就业女性退休工资一般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部分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个人历年缴费基数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55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对于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参保人员,要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例如,某地2024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王女士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平均缴费指数为0.8,缴费年限为30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为80000元,55岁退休,则她的基础养老金为(5000+5000×0.8)÷2×30×1%=135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80000÷170≈470.59元,若王女士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其每月养老金约为1350+470.59=1820.59元。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