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社保一次性补缴政策因参保类型及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职工养老保险:
因单位原因导致的少缴、漏缴、未缴:如果是工作单位的原因导致社保中断,一般情况下,由工作单位申请可以进行补缴,所产生的滞纳金也应由工作单位承担。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单位补缴。
社保法实施前参保且延长缴费后仍不足15年:在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延长缴费5年,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部分地区在2025年3月1日前允许年满60周岁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但从2025年3月1日起,部分地区已调整方案,要求此类人员需办理延后缴费,至年满65周岁后才能一次性趸缴。
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案实施时,即2010年1月1日已年满45周岁的人员,可能符合一次性补缴条件,但具体需以当地方案为准。
此外,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以及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在社保缴纳方面存在不足时,也有一次性补缴的机会。具体情况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
退休人员社保一次性补缴的办理流程如下:
1、了解政策:通过当地社保局官网、电话咨询或现场咨询等方式,明确一次性补缴社保的具体政策、条件、所需材料及流程。
2、准备材料:一般需要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补缴申请表等,若因单位原因补缴,还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凭证等材料。
3、提交申请: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交补缴申请,部分地区支持线上申请,可登录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或相关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操作。
4、等待审核:社保经办机构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计算应补缴的社保费用。
5、完成缴费:审核通过后,按照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补缴金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缴费方式包括现金缴纳、银行转账、网上支付等,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
退休人员社保一次性补缴的金额因参保类型、补缴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职工养老保险:
一般计算方法:补缴金额=补缴年限×年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基数通常为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或参保人员选择的缴费档次,缴费比例一般为20%。
示例:以广东汕头为例,假设补缴10年,2025年当地平均工资6500元/月,若选择60%基数,则年补缴费用为6500×60%×20%×12=9360元,10年总费用93600元。
医疗保险补缴:以赣州市为例,一次性趸缴金额=上年度月社平工资×缴费费率×不足月数。2023年赣州市缴费费率为8.8%,若某退休人员医保累计缴费年限差24个月,2023年上年度月社平工资为4860元,则需补缴4860×8.8%×24=10268.16元。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金额按所选缴费档次×补缴年限计算。各地缴费档次设置不同,如上海有7档,年缴800元至7300元,补缴15年最高需10.95万元;南京有4档,年缴1680元至2880元,补缴15年需2.52万-4.32万元。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