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时间和对象: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这表明调整是全国性的政策,不仅限于某一地区。
调整方法:调整办法包括“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旨在确保养老金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政策背景:中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14.9%。这一变化促使政府加强对养老金制度的优化和调整,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未来规划:政府计划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这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此外,还有关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国实施,以及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计划。
改革方向:为了应对可持续性问题,中国正在推动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包括引入自动加入机制、取消单位缴费的归属期等措施。
企业退休养老金调整方案是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改革,旨在通过多种调整方法和政策支持,确保退休人员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保障,同时也为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及财政部于2017年度颁布的关于企业年金办法的相关法规条例,企业年金是由员工个人缴纳费用与企业同样承担的款项累积而成,其计算公式为:
企业年金=(每年个人缴费总额+企业辛勤付出的部分)×缴费期间(以年数为单位计算)。
就当前数据而言,假设企业年金金额为每位员工每年400元,那么总计下来每名参保人员每年则应该支付4,800元,再假设该项费用已经连续缴纳了20年之久,便可以预期该账户将会积累超过200,000的累积总额。
如果按照20年期限并按照月份进行递增式领取的话,通常在退休之后每个月都能够获得大约1,300元的稳定收入。
《企业年金办法》第十四条
企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
(一)企业缴费;
(二)职工个人缴费;
(三)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企业年金办法》第十五条
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一方协商确定。职工个人缴费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企业年金办法》第十九条
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企业可以与职工一方约定其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也可以约定随着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归属于职工个人,完全归属于职工个人的期限最长不超过8年。
企业年金退休后可以一次性领取也可以按月领取。职工在达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时;
可以从本人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也可以将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根据保险合同领取待遇等。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