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他人微信威胁要及时报警,警方可根据具体情形予以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遭遇微信威胁是可以报警立案的。根据有关规定,社会上发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查破;
发生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单位保卫组织查破,没有保卫组织的单位,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查破。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倘若相关人员通过微信发送勒索威胁内容,很有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只要实施了如下任意一种寻衅滋事行为,并对社会治安秩序造成破坏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
(1)毫无来由地殴打他人,且情节恶劣者;
(2)追逐、拦截、辱骂以及恐吓他人,且情节恶劣者;
(3)以强行手段获取或不正当使用公私财产,且情节严重者;
(4)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导致该区域的公共秩序严重紊乱者。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在面对配偶一方坚持不愿离婚,并且以危及整个家庭为威胁采取极端行为时,务必及时寻求警方介入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警方将会全面调查,查找事件的根源所在,同时对涉事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普及和教育如果该行为涉及到较为严重的违法问题,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有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严厉惩罚倘若该行为已经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构成了犯罪事实,那么警方将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