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主要依据伤残等级和原因(战时、平时、因病)有所不同。具体标准如下:
一级残疾因战补助为116240元/年,因公补助为111560元/年,因病补助为106900元/年。
二级残疾因战补助为105220元/年,因公补助为98770元/年,因病补助为94190元/年。
三级残疾因战补助为92320元/年,因公补助为85970元/年,因病补助为79770元/年。
四级残疾因战补助为75670元/年,因公补助为67680元/年,因病补助为61620元/年。
五级残疾因战补助为59100元/年,因公补助为51200元/年。
六级残疾因战补助为46170元/年,因公补助为43290元/年。
七级残疾因战补助为34780元/年,因公补助为30840元/年。
八级残疾因战补助为21960元/年,因公补助为19910元/年。
九级残疾因战补助为18240元/年,因公补助为14510元/年。
十级残疾因战补助为12810元/年,因公补助为10850元/年。
此外,烈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也有所不同,其中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为36910元/年,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为31410元/年,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为29280元/年。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的生活补助标准为80620元/年。
伤残军人的抚恤金申请流程包括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单位审查后报送至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审核,最终由县级财政部门发放抚恤金。
2024年伤残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已经有所提高。具体来说,根据最新的规定,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如下:
对于1级残疾等级的残疾军人,因战导致的残疾抚恤金为72850元/年,因公导致的残疾抚恤金为70550元/年,因病导致的残疾抚恤金为68240元/年。
对于2级残疾等级的残疾军人,因战导致的残疾抚恤金为65930元/年,因公导致的残疾抚恤金为62460元/年,因病导致的残疾抚恤金为60130元/年。
这一调整反映了国家对伤残军人权益的重视和保障,确保他们在面对身体伤害时能够得到适当的经济支持。
因公伤残的军人发放的抚恤金是终身的。
法律依据: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二十七条 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应当参照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残疾抚恤金的标准以及一级至十级残疾军人享受残疾抚恤金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依靠残疾抚恤金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军人,可以增发残疾抚恤金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补助,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伤残军人的抚恤金申请地点是户籍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
伤残军人的抚恤金申请流程涉及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伤残军人能够顺利领取抚恤金。首先,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按照残疾等级享受残疾抚恤金,这些抚恤金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放1。伤残军人在被批准残疾等级评定后的下一个月起,就可以开始领取抚恤金2。
此外,伤残军人在申请抚恤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如果伤残军人的抚恤关系需要转移,当年的抚恤金由部队或者迁出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发给,从下一年起由迁入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当地标准发给。
委托代领:对于在境内异地居住的伤残军人,可以委托他人代领抚恤金,或者委托户籍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存入其指定的金融机构账户,所需费用由本人负担。
每年确认资格:伤残军人本人或其家属需要每年与其户籍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系一次,通过见面、人脸识别等方式确认领取待遇资格。
综上所述,伤残军人的抚恤金申请及管理主要由户籍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确保伤残军人能够及时、准确地领取到应有的抚恤金。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