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根据现行国家法规政策规定,退伍军人安置后下岗,不能重新被安置到新的工作岗位。这一规定旨在保障退伍军人第一次安置就业的机会,一旦他们被安排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后,其劳动关系、组织关系都已转到所在单位,与所在单位其他职工享受同等的权利和福利待遇。对于因单位改制、关闭、破产后导致部分退伍军人下岗失业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通过落实再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劳动保障政策来解决下岗失业退伍军人的相关待遇问题。
为什么不能重新安置?
政策规定:现行国家法规政策规定,对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伍军人,主要保障其退役后的第一次安置就业。一旦安置后下岗,不能重新被安置到新的工作岗位。
实际操作限制:退伍军人的劳动关系和组织关系已经转移到所在单位,与单位其他职工享受同等权利和福利待遇。因此,一旦安置后下岗,他们需要依靠所在单位或其他外部支持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就业支持措施和自我提升建议
再就业支持:对于因单位改制、关闭、破产后导致下岗的退伍军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通过落实再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劳动保障政策来解决下岗失业退伍军人的相关待遇问题。
自我提升:退伍军人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提升技能等方式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再就业的机会。
寻求帮助
建议下岗的退伍军人寻求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的帮助,了解具体的就业援助政策和措施,如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具有依法安置工作的退伍军人,民政部门安置工作保证其有三年稳定工作期,三年稳定工作期如果是非本人原因(单位破产、改制等)而解除劳动合同、下岗的,可以退回原民政部门重新安置。如果是超出三年稳定工作期的退役军人,民政部门就没有对其进行再安置工作的义务、责任和其他政策了。
法律依据: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三十六条 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应当按时完成所在地人民政府下达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1个月内安排退役士兵上岗,并与退役士兵依法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下岗后、是不能再次享受民政部门安置政策的。民政部门安置退役军人的法定义务,只是在退役军人回地方报到后的一年内的安置工作。退伍军人退役安置工作后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待遇政策的。 在我国已经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退役军人依法由政府安排工作之后下岗的,没有以“退役军人”名义的补贴政策,有的就是在户籍地政府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事务局下属机构)协助下,重新再就业的待遇。 就业待遇: 一是加大公务员招录力度。先与单位领导沟通协商,要求给予参保缴费。如果协商未果,如果你有实际劳动关系证据,就到单位所在地。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退伍军人下岗补助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优惠政策:政府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提供税收减免,确保他们在创业和灵活就业方面得到支持。
生活补助: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享有提高的生活补助标准。
就业创业支持:政府通过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对就业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工作,包括提供再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及落实帮扶措施。
社会保险问题解决:针对未能及时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或因企业经营困难、下岗失业等原因缴费中断的退役士兵,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补助。
专项行动:开展2024年度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
这些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怀和支持,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其生活质量。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