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新政策主要包括调整退休年龄、养老金的计算与调整、以及养老保险的缴费与领取规定。
退休年龄调整:
一般情况下,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可退休,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需满10年。
对于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性需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男性需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此外,因工致残的职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金的计算与调整:
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基于个人账户储存额和计发月数,而基础养老金则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有关1。
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指出,调整范围包括2023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水平以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为基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养老保险的缴费与领取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如北京为19%),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3。
此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也在逐步实施,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延迟退休年龄的实施将遵循自愿、弹性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当前,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平均缴费指数=各年度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缴费工资指数=当年缴费工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以四川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在企业人员退休工资的组成中有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的钱才能构成一个退休人员的月基本退休工资。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相关法规: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
男性职工:需达到60岁方可退休。
女性管理人员:需满足年满55周岁的条件。
女性普通工人:其退休年龄设定在50周岁。
特殊工种及特殊情况退休:
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且累计工龄满10年。
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且累计工龄满10年,并从事井下、高空、高温、极度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工作。
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且累计工龄满10年,经医院证明并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确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