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后,银行通常会按照约定的利率计算逾期罚息,增加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逾期信息会被上传至信用报告,影响个人信用评分,进而影响未来的贷款申请和信用卡申请。银行或贷款机构会将逾期记录报送至征信系统,这将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如逾期时间较长,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追偿欠款,包括但不限于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等措施。在法院判决执行之后依旧未还款的,借款人可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禁止乘坐飞机、高铁等出行工具。此外,银行还可能通过催收机构进行催收,给借款人及家人带来生活上的困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关于贷款逾期对个人信用报告产生影响的具体期限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贷款机构的相关规定以及逾期时间的长度。
普遍而言,如果逾期行为仅持续了1~3天,那么这类不良信息很有可能就会被记入您的信用报告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设有1至3天的还款宽容期限,若能在此期间内进行还款,通常来说并不会对您的信用记录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然而,当逾期时间超出了宽容期限,尤其是在逾期超过30天至60天这段区间内,银行可能会将此逾期记录上报至信用报告系统,而这种记录将会在您完成还款之后仍然保留长达五年之久。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银行贷款逾期90天以上银行会起诉处理。银行向法院起诉处理的,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借款人应当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拒不履行的,银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此期间会查封、扣押借款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