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规定,退休金(即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退休当年所在城市或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是指个人历年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的平均数。
缴费年限:指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数。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是个人及其单位历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累计金额加上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例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55岁退休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等。
此外,还有一种过渡性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这种计算方式适用于在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并轨前已经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不同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缴费基数以及计发月数等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养老金计算结果。因此,对于具体的养老金计算,最好是使用当地或国家提供的在线养老金计算器进行测算,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领取退休金的法定条件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情况下,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具体条件如下: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男性:一般为60周岁。
女性工人:一般为50周岁。
女性干部:一般为55周岁。
然而,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实施,这一年龄条件可能会有所调整。特殊工种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提前退休年龄另有规定。
累计缴费满十五年:
个人必须在退休前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满十五年。
如果未满十五年的处理办法
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可以选择继续缴费直至满十五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转入其他养老保险:也可以选择将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领取退休金的流程
提交申请:向所在单位或社保经办机构提交退休申请及相关材料。
审核资料:社保经办机构审核个人的缴费记录、年龄等相关信息。
办理退休手续:审核通过后,办理正式的退休手续。
领取退休金:从次月开始,每月按时领取基本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概念意义上不同
我们常说的退休金,是按照国家社保制度规定,在参保人到了退休年龄了,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所享受的养老保险资格,按月份、或一次性支付货币形式的一种待遇。
而养老保险说的是国家按照法律法规,当参保人到达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年龄界限后,为保证他们在离岗之后能正常生活而建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我们可以理解为:退休金是由个体或者单位体支付给你的,而养老金则是国家支付给你的。
2、缴费方式不同
退休金是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的。
而养老保险则是我们平时所缴纳的社保中的其中一个,一般由参保人所在的单位进行代缴,一部分上交给国家,而另一部分则计入参保人个人账户。
另外,退休金和养老金是不能同时领取的。
每个人只能办理一次退休,领取一份养老金。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