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处罚标准主要依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划分,2025年上海地区的量刑与全国法律规定一致,核心在于区分一般情节与情节严重两种情形,并结合涉案金额、行为次数、赃物性质等因素综合判定。
一、掩饰隐瞒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上海地区规定,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构成犯罪:
基础金额标准: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或收益价值达3000元至1万元以上。
特殊情形(金额要求降低或无需金额限制):
一年内因同类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后再犯;
涉案财物为电力设备、军事设施、救灾款物等特殊物资;
行为导致上游犯罪无法查处或造成重大损失;
2年内实施3次以上掩饰隐瞒行为(无论单次数额是否达标)。
二、2025年量刑标准细分
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情况,例如:
涉案金额未达10万元;
无多次作案记录;
未涉及特殊物资或造成严重后果。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严重”:
情形描述 | 具体标准 |
---|---|
涉案金额巨大 | 价值总额达到10万元以上 |
多次作案 | 作案10次以上,或3次以上且总额达5万元以上 |
涉及特殊物资 | 电力设备、军事设施、救灾款物等,价值达5万元以上 |
后果严重 | 导致上游犯罪无法查处,或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 |
其他严重情节 | 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的追究 |
三、量刑影响因素与从宽处理条件
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量以下因素,符合条件的可从轻、减轻或适用缓刑:
法定从宽情节:自首、坦白、立功、未成年人、在校大学生等。
认罪悔罪表现:
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可减刑20%-40%;
全额退赃退赔、弥补被害人损失。
犯罪情节轻微:涉案金额未达10万元、无获利、获得被害人谅解。
单位犯罪的处罚规则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量刑标准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 “情节严重”: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此外,司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机动车、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认定 “情节严重” 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