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过程中有虚假发货行为的,属于欺诈行为。
消费者可要求增加赔偿其所承受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通常为消费者所购买商品价款的花费的三倍,如果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满五百元的,法律规定为五百元。
故赔偿标准应为商品价款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视为五百元。商家故意发错货算欺骗。故意发错货属于诈骗,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卖家虚假发货的处罚是:卖家具有欺诈的故意实施欺诈行为使得买家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进行交易的,买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
虚假发货是指违背发货时间承诺。卖家在买家付款后未按约定的发货时间发货的,买家可以向卖家索要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百分之五作为违约金。买家没收到货可以申请退款,退款成功后,可以对卖家发起延迟发货的维权,客服核实情况后对卖家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1、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
2、如果情节严重已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报警。
3、也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维护自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拓展延伸:
2023年虚假发货怎么判定?
虚假发货指的是商家上传至淘宝后台的商品物流单号对应的物流信息存在明显异常情形,及商家未真实发货的其他情形。
1、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包括转运后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注:直邮商品、直供商品是72小时),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的物流公司官网没有物流信息。
揽件信息(若同一物流订单号存在多条揽件信息的,则依据最后一条揽件信息的时间来判断)。
2、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前30天内,已有不同收货人活不同收货地址的订单使用该物流订单号发货。
3、其他订单物流信息异常的情形。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