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2025全文

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2025全文

来源:律科网整理
2025-07-10 15:02:00

  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2025全文

矿产资源

  (2004年7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公布 根据2019年2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8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规范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备案、登记和统计。

  本办法所称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经过矿产资源勘查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矿产资源蕴藏量的总称。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评审和备案

  第四条 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由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委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组织评审专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评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的资格及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下列矿产资源储量应当进行评审:

  (一)探矿权人勘查获得的或者申请采矿权所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二)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时应当核实的矿产资源储量;

  (三)以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融资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所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四)停办、关闭矿山时提交的尚未采尽或者准备注销的矿产资源储量;

  (五)矿区内因生产性勘探或者其他原因引起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评审的矿产资源储量;

  (六)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需要压覆的重要矿产资源储量;

  (七)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应当进行评审的其他情形的矿产资源储量。

  第六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三)矿床开发的可行性评价资料;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接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委托后,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与委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八条 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程序和技术标准进行,并形成评审意见书。评审意见书应当盖有评审机构印章,并附有评审专家的意见和签名。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当妥善保管评审材料,不得向外借阅、复制和用于其他有偿服务。

  第九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应当向委托评审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提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评审意见书之日起10日内,向负责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备案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复审申请。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10日内,责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重新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第十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应当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结束后15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一)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矿,资源储量为中型及以上规模的,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资源储量为小型及以下规模的,报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二)前项规定以外的矿产,资源储量为小矿及以下规模的,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三)国家及省财政投资勘查的和国家规定的特定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以及除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以外的其他矿产资源储量,报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申请;

  (二)评审后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符合下列条件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应当自收到备案申请之日起15日内,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出具备案证明,同时抄送委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具有相应的资格;

  (二)评审标准、程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设计、矿业投资和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转让评估,应当依据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第三章 登记和统计

  第十四条 下列矿产资源储量应当登记:

  (一)探矿权人勘查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应当自收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之日起30日内,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探明登记;

  (二)采矿权申请人需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之前,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占用登记;

  (三)采矿权人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变更矿区范围后重新计算的,应当自收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之日起30日内,到原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四)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需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建设单位应当自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之日起30日内,到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压覆登记;

  (五)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间停办或者关闭矿山的,尚未采尽或者准备注销的矿产资源储量,采矿权人应当自收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之日起30日内,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残留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五条 申请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交有关材料:

  (一)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

  (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审查)意见书;

  (三)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及主要附图、附表、附件。

  除提交前款规定的资料外,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还应当同时提交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建设单位还应当同时提交自然资源部或者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批准文件。

  第十六条 勘查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经登记后,探矿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取得该矿产资源储量采矿权的权利。

  采矿权人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经登记后,作为采矿权人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建设项目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经登记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再受理压覆范围内矿产资源储量开采申请。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经批准压覆探矿权人勘查获得的或者采矿权人占用的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建设单位应当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签订补偿协议,并报批准压覆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采矿权人登记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的规模应当与开采规模相适应,不得将完整矿床(体)分割开采。

  第十九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

  采矿权人应当对其年度开采、损失以及因各种原因增加、减少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检测和统计,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

  第二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年度核查统计,编制本行政区域矿产资源储量表,并将统计资料按照程序报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汇总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并按规定发布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的统计信息。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评审意见无效;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审意见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评审专家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提请颁发评审资格的部门吊销其评审资格: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组织不具有评审资格的人员评审的;

  (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要求评审专家出具虚假评审意见的;

  (三)评审专家违反国家规定的评审标准、程序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

  第二十四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将评审材料向外借阅、复制和用于其他有偿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提请颁发评审资格的部门吊销其评审资格;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五条 未按本办法规定登记矿产资源储量或者擅自更改已登记的矿产资源储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擅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拒报、虚报、瞒报、伪造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出具备案证明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

  (三)在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情形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2025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5016

相关资讯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最新修正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最新修正
2025-08-15
52
2025年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正最新
2025年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正最新
2025-08-15
121
唐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2025全文
唐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2025全文
2025-08-15
11
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2025全文
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2025全文
2025-08-15
14
汕尾市城市管理条例2025全文
汕尾市城市管理条例2025全文
2025-08-15
15

最新咨询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务合同,未买社保。
的回答
可以劳动仲裁,要求经济赔偿
我本是某公司职职工,有25年工龄。两年前和公司订了个合同 3人就岗(3班3倒,月上班31个工时,没有公休) 待遇旱涝保收 每月3450元。合同满后感觉不公,就没有再和公司继续签原来的合同。公司后给该岗位加到4人(4班3倒),身份也恢复原有职工。但工资待遇还是原合同一样3450元/月。收人和其他岗位相差太大。和公司领导反应后得到答复:加人不加薪,本来给我们3人岗位收入得总数,现在加人就得4个人分。同为公司服务工作,公司这样区别待遇是否合理合法。我们应该如何公平对待
本人1983年10月份经江苏省阜宁县邮电局招工进入单位工作,在邮电局续工作8年。当时是委办工性质,1991年10月份本人顶替父亲工作改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单位现在对我1983.10--1991.09月这一段工作工生龄不予认可,说从正式成为合同制才算我工龄(说以前是委代办合同)。请问这种说法是否合规合法,我该如何维权?找什么单位维权?谢谢!
老板克扣工资,可以申请网上仲裁吗
的回答
可以
被非法入侵个人设备,并被共享个人信息
的回答
报警处理
公司让我们办理两张银行卡,并且有一张在公司手里面,我们都不知道卡号,一部分工资打个人手里,另外一部分公司拿我们个人银行卡取走,已经两年了
退休后企业年金领取多长时间? 律科法律顾问
律科法律顾问 的回答
依据《企业年金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36号)第二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企业年金: (一)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
退伍士兵军龄算不算工龄? 律科法律顾问
律科法律顾问 的回答
(1)退伍的义务兵的军龄计算,其入伍时间,要从县(市)革命委员会征兵办公室(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之日起计算;退伍时间,要以批准退出现役之日...
如果夜间我在马路上正常行驶,对向车开的灯疑似远光灯 我远近交替多次提醒,后发现他是近光,随后他开远光灯行驶,我由于对向车开远光灯视野不良,未发现对向车行驶至本车道,与其发生碰撞,责任如何划分
我与公司协商离职(离职证明上写的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但是在申请失业金的时候,公司说我是个人原因离职,不能申领失业金。
查看更多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文档费用:¥
点击微信支付

未查询到支付记录,3s后自动查询

支付后可以自由复制这篇文章

注: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jiuwenlaw66】

律科服务助手

微信号:13400724354
长按保存图片
在微信中扫一扫打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