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北京市廉租房申请政策主要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下是申请条件、流程及租金标准的详细说明:
一、申请条件
1、户籍要求
申请人需具有北京市城镇户籍,且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取得本市户籍满3年(部分政策要求5年)。
2、收入要求
家庭人均月收入需低于北京市规定的低收入标准(如2025年部分区域标准为人均月收入低于580元)。
家庭总资产需符合限额(如1人户低于15万元,2人户低于23万元)。
3、住房要求
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或家庭住房总面积低于50平方米。
申请家庭无房或现住房条件较差(如危房、临时建筑等)。
4、其他限制
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未享受其他住房保障(如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
不得申请的情形:
单身(含离异)未满35周岁(特殊情况除外);
5年内有住房转让行为且面积超标;
拥有轿车或经营性机动车;
出资安排子女出国留学或就读高收费学校等。
二、申请流程
1、提交申请
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交材料(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等)。
2、审核公示
相关部门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家庭名单在社区公示。
3、轮候配租
审核通过后进入轮候库,按家庭困难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排序配租。
4、签订合同
配租成功后,与住房保障部门签订租赁合同。
三、租金标准
1、租金计算方式
实物配租:
前24平方米(3人家庭按8㎡/人)按0.6元/㎡/月计算;
超出部分按公房租金标准缴纳。
租金补贴:市场租金与廉租房租金的差额由政府补贴(如4口之家每月补贴约620元)。
2、地区差异
二环附近:月租金约4000-6000元(政府补贴后个人支付部分较低)。
郊区:租金相对较低,但无统一标准。
一、概念与性质差异
公租房
公租房全称为公共租赁住房,是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其他投资主体建设的住房,产权归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它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通过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向无房的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和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出租123。
廉租房
廉租房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其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旨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
二、表现形式不同
公租房
一般由政府出资建房,然后以低租金租给租户。租户在租赁5年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以按以综合造价为基准确定的价格购买。购买后可以继承、抵押,但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若因特殊原因需转让,由政府以购房价加利息回购,再作为公租房流转使用。
廉租房
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政府出资建好房屋后,以低租金租给住房困难户;另一种是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给住房困难户,由他们自行租赁社会房屋居住。
三、申请对象差异
公租房
申请对象不受区域限制,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包括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已取得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资格的家庭无须再次申请,符合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申请条件且家庭中有60岁(含)以上老人、患大病人员、残疾人员、复转军人、优抚对象或重点工程拆迁户的家庭还可优先配租。
廉租房
申请对象主要是本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配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和一些特定保障对象,实行集收入困难和居住困难为一体的双困准入机制。
四、租金缴纳不同
公租房
租金根据地段不同有所变化,一般是同地段同品质房屋租金的60%。不同城市公租房租金缴纳金额不同,在北京具体依据本地政策执行。
廉租房
租金相对公租房要低很多,月租金标准约为0.8 - 1.2元/平方米,具体同样依据本地政策执行。
五、申请条件不同
公租房
以北京为例,申请家庭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家庭成员有迁入的,迁入时间必须在两年以上;无自有住房或未租住公有住房;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倍,单身申请人年龄应在28岁。另外,新就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各自的条件要求,如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倍等等。
廉租房
1人户家庭年收入低于6960元,2人户低于13920元(申请家庭每增加1人,按增加6960元计算);申请家庭总资产为1人户家庭低于15万元,2人户低于23万元,3人户低于30万元,4人户低于38万元,5人户及以上低于40万元。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