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工伤死亡是一个沉重且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为了保障因工死亡职工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明确的工伤死亡赔偿标准。2025年的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在结合最新统计数据和相关法规的基础上确定的。
赔偿项目及标准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24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因此2025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54188元×20=1083760元。此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不存在地域差异,相比上年度的1036420元增加了47340元。
丧葬补助金
丧葬补助金是对工亡职工丧葬事宜的经济补偿,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不同,该标准每年会有变化,且每个地区的标准也不一样。例如,深圳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4553元/月,那么深圳的丧葬补助金为14553元×6=87318元。
供养亲属抚恤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为保障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发放标准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配偶每月可领取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领取30%;如果是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同时,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这里所指的供养亲属,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但申领供养亲属抚恤金还需符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三条规定的条件。
赔偿支付主体
参加了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因工死亡后,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而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但未参加的用人单位,其职工发生工伤死亡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申请赔偿流程
职工被认定为工亡后,其近亲属需要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相应的赔偿。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工亡赔偿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同情况赔偿标准的适用可能存在差异。如果家属在遇到工亡认定和赔偿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工伤死亡认定并非只有三个固定条件,不过在视同工伤的情形中有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具体如下:
在工作时间内:包括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时间以及完成用人单位临时指派工作的时间等。
在工作岗位上:指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既包括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也包括因工作需要前往的其他合理场所。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职工突发疾病当场死亡,或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后,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外,还有其他应当认定为工伤死亡的情形,只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认定为工伤死亡:
因工伤事故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
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康复期间离世。
工伤旧疾或职业病旧病复发后离世。
因工致残被评定为1至4级伤残补助金领取期内离世。
工伤死亡证明通常由以下机构或人员开具:
医疗机构:如果工伤职工是在医院去世,包括在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到达医院时已死亡、急救途中死亡等,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开具死亡证明。
公安机关:若职工是在医院以外的地方离世,如工作场所、住所等地,且属于非正常死亡,或者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的情况,需要公安机关对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然后开具死亡证明。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在家中、养老服务机构等场所正常死亡的,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根据死亡申报材料、调查询问结果并进行死因推断之后开具。
此外,如果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的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明;判定为非正常死亡者,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并出具尸检报告、尸表报告或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死亡调查报告。已经火化的,也可凭殡葬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作为死亡证明的补充材料。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