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拖欠贷款立案标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能涉及民事立案或刑事立案,具体如下:
1、民事立案标准:如果只是有还款能力但是恶意拖欠贷款不还,属于民事诉讼范畴,没有绝对的立案标准,主要看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否决定使用法律手段进行追讨。一般来说,当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借款人未依约还款,金融机构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法院就会立案受理。
2、刑事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恶意拖欠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的,还需满足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合同、证明文件或产权证明作担保等诈骗行为。
恶意拖欠贷款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具体如下:
1、信用记录受损:逾期情况会被金融机构如实上报征信系统,个人信用评分大幅降低。这将导致今后申请信用卡、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时,可能被拒绝,或者即使获批,也可能面临更高的贷款利率。
2、面临高额费用:贷款机构会按合同约定收取高额罚息和违约金,随着逾期时间的增长,费用会不断累积,使还款压力变得更大。
3、遭受催收干扰:贷款机构可能会采取多种催收措施,如电话催收、短信催收、上门催收等,这会给欠款人本人及家人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4、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贷款机构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法院判决,借款人不仅要偿还贷款本息,还要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额外费用。若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拍卖房产车辆等。
刑事责任: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生活和工作受影响:若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出行将受限,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也无法入住星级酒店等。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会查询求职者的信用报告,不良记录可能影响求职,尤其在金融、财务等对信用要求较高的行业。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