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批评属于警告类政务处分,或者行政处罚,不是党员纪律处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党章有以下六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条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撤销党内职务;
(四)留党察看;
(五)开除党籍。
第九条
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应当责令其作出检查或者进行通报批评。对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可以予以:
(一)改组;
(二)解散。
通报批评影响期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一般通常的做法是具体看通报批评的是什么事,一般错误还是政治纪纪律或廉政方面的错误,如果是一般的通报批评,最多半年就可以了,如果是严重错误,至少得一年以上。例如:根据相关《公务员法》的规定,警告的时间为六个月,所以投保批评一般为6个月。
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公务员法》第六十四条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通报批评不会记入到个人档案,通报批评属于警告类行政处罚,是最低级别的处罚。通报批评在运用中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工作生活中因个人原因出现错误或影响不好的事件,但造成的影响较小,单位或组织对行为人进行通报批评,希望行为人在监督下改正自己的错误。通报批评通常运用在学校学生犯错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犯错误、企业员工犯错误、违规企业行业内通报批评等。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