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老保险
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年限都是可以积累的,即使中断也没有关系,只要累计交够年限就可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是不够最低缴费年限,继续缴费,缴满至国家要求的年限即可。养老保险15年,医疗保险缴够年限为男25-30年,女20-25年(地区不同,规定有别)。
2.医疗保险
值得注意的就是医保断了,医保待遇从下个月起就停了,重新交还是可以报销的。万一断缴,医保卡会有2到3个月的恢复期,在这2到3个月只能手工报销,就不能医保卡自动报销了。当然这只是北京的规定,还有的地方规定如果断缴超过2个月,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这6个月中你是不能报销的。
3.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至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虽然这三种保险必须要交,但断不断影响不太大,尤其是失业保险,领取限制非常多,领取期限最长为2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这里要提醒的是,生育保险停缴第二个月开始,就不能再享受相关福利,而且生育保险不能以个人名义缴纳,中断后再续保需重新计算参保时间。
4.住房公积金
相对于社保而言,公积金断缴影响较小,因为如果你在未来一年内不着急贷款买房,暂停影响不太大;但最好不要停太久,因为公积金自己与公司的缴纳的比例比较多,10%-12%,多缴多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退休之后,除了会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以外,还可以享受到政法待遇、地区津贴、物价和生活补贴、医疗补贴和住房待遇等等。公务员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百分比+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补贴,其中对于“百分比”的规定是: 1、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2、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 3、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 4、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 5、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公务员退休之后,除了会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以外,还可以享受到政法待遇、地区津贴、物价和生活补贴、医疗补贴和住房待遇等等。
公务员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资 岗位津贴)×百分比 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 住房补贴,其中对于“百分比”的规定是:
1、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2、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
3、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
4、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
5、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其中,退休前工资主要是由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四部分构成的。前面两者只是退休前工资的小部分,通常公务员退休前工资主要的支持部分还是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所以,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是全额计发,而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则需要按工作年限进行一定比例换算之后计算发放,也就是其中的“百分比”。
对此,企业则按其职业生涯中的缴费工资水平来衡量和计算,而不仅仅按其退休时的工资水平计算,而公务员的养老待遇主要是按照其退休时的工资水平来核定。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