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范围和时间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法规范围内的1949年10月前参军的企业退休老工人),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方案和标准
(一)定额调整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5元。
(二)挂钩调整
1. 退休(职)人员符合有关法规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5元。
2.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22年12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月基本养老金(以下简称统筹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7%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倾斜调整
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分别再按下列法规增加基本养老金:
1. 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再增加35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2. 符合有关法规范围内的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方案、同标准调整后,统筹内养老金总额低于调整后全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统筹内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三、资金渠道
(一)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二)已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暂按原渠道解决。
四、工作要求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在2023年7月31日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不得发生拖欠。
有些退休人员会认为,既然今年养老金上涨3.8%,那就在自己的养老金基数上直接增长3.8%,就是养老金的上涨金额,但其实这样的算法并不正确。
养老金调整具体怎么算呢?按照要求,2023年养老金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案,并实现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方案统一。
也就是说,养老金上涨金额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步骤来计算。
其中,定额调整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统一增加相同额度的养老金,体现社会公平。以河北为例,其定额调整为40元。
挂钩调整指与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双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调整养老金时增加的也相对较多。河北确定,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群体予以照顾,这些人可以适当多涨养老金。
以河北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如果某退休人员缴费年限30年,养老金3000元,不享受倾斜调整,那么可以上涨的养老金为:定额调整40元+缴费年限挂钩调整30×1元+养老金挂钩调整3000×1.4%=112元。
三、2023-2024年最新辽宁退休工资多少钱怎么计算?方法如下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地方性基础增发。
一、辽宁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来源于平时个人缴纳及其每年产生的利息。具体金额可以进入APP查询。
计发月数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记住三个即可: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后期如果实施推迟退休会进行改变。
计发月数的作用是为了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养老金发放月数无关,养老金终身发放。
举个例子:
假设60岁退休,社平工资6000元,个人缴费工资5000元,8%进入个人账户。一年就是4800元,15年后,不算利息为7.2万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72000÷139=520元。
二、辽宁基础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础性养老金=(P+P×i)÷2×n×1%=P×(1+i) ÷2×n×1%
P:退休上年度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统计部门会公布数据。
i: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用缴费工资除以当年社平工资,再求平均值。
n:本人累计缴费年限(即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举个例子:
社平工资6000元,个人缴费基数5000元,可以看出个人缴费指数为0.833,假设每年缴纳都是0.833,参保年限为最低的15年。
基础养老金=6000×(1+0.833)÷2×15×1%=824元。
三、辽宁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1.2%(或1%)。
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基本养老金,即大家口头所称的养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资,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三部分组成。
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三)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假设张先生和李先生在同一省份,分别以不同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根据2023年当地法规,他们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分别为100,000元和80,000元,计发月数均为139个月。假设该省2023年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张先生退休工资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139=727.87元
基础养老金=(5000+5000)÷2×1×1%≈50元
月基本养老金=727.87+50=777.87元
李先生退休工资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5.54元
基础养老金=(5000+5000)÷2×1×1%≈50元
月基本养老金=575.54+50=625.54元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张先生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均高于李先生,因此他的退休工资也高于李先生。在实际生活中,退休工资的具体数额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广大参保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四、如何提高养老金待遇
1.坚持缴纳社保:按时缴纳社保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基础。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高,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2.提高缴费指数:提高缴费指数可以增加个人的缴费水平,对养老金的贡献也越大。
3.选择合适的缴费地区: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增加个人的养老金待遇。
4.推迟退休年龄:推迟退休可以增加个人账户的积累时间,从而领取更多的养老金。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