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两者的性质不同。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2、两者适用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免职和撤职相比,撤职更严重。撤职表明被撤职人员有重大过错,如违纪工作严重失误,甚至是有违法行为等。免职则一般不具有惩罚性,其适用于包括因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因素而引起的免除其所任职务的行为。
法律依据: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八条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第十九条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
两年。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记录处分条例》 第十三条 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党内各种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某个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对于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依照规定作相应处理。
免去职务之后,至少需要经过一年,才能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1、根据法律规定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2、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一、免去职务一般有几种情况:
1、将要履任新职,会免去之前的职务;
2、领导退休卸任,免去现有职务;
3、犯了一定过错或经考核不宜再任现职,给予调任或降级处理。
二、免去职务属于处分,处分一般分为:
1、警告;
2、严重警告;
3、撤销党内职务;
4、留党察看;
5、开除党籍。
总之,免去职务之后,至少需要经过一年,才能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免去职务的情况一般有将要履任新职、领导退休卸任等。
相关法规: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第十条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