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个人仲裁所需的时间很长,真正仲裁案子一打一两年很正常。企业不怕拖,但个人很怕。 花钱花精力不说,个人在这个阶段很影响新工作入职。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违法成本较低,而个人仲裁成本极高。有些公司会甚至还会因为有仲裁纠纷不给员工开离职证明,员工无法入职。 所以每个员工个人还得为生计和个人发展考虑,跟企业根本耗不起。只有极个别较真的会跟企业死磕到底,而且最后胜诉了,也只是拿到微薄补偿。
劳动仲裁对公司有以下影响:
1、公司需要依法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仲裁;
2、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
3、公司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按照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程序
一般经济纠纷的仲裁,要求双方当事人在事先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然后才能据此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而劳动争议的仲裁,则不要求当事人事先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只要当事人一方提出申请,有关的仲裁机构即可受理。
机构设置
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机构,主要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设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区的市、县设立,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设立。
裁决效力
仲裁法规定一般经济纠纷的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几类特殊劳动争议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劳动争议的裁决一般不是终局的,法律规定仲裁这一程序,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纠纷的处理专业性较强,由一些熟悉这方面业务的人员来处理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压力,节约了审判资源。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