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的贷款类型,申请贷款条件和材料都不一样,而且公司类或企业贷款与个人贷款也有差别。通常条件如下:
一、个人贷款条件:
1、18-65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当地有固定住所,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2、具有合法有效的生产经营证明,从事特种行业的应持有有权批准部门颁发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3、具有本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并从事本行业经营2年以上,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
4、具有稳定的经营收入和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5、担保贷款须提供合法、有效、足值得担保;
6、信用记录良好;
7、符合农业银行对顶的其他条件。
8、贷款流程:客户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银行进行调查、审查和审批→签订借款合同→办理抵押、质押登记等相关手续→发放贷款。
二、公司类或企业贷款条件:
1、符合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
2、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信誉状况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3、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且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持有人民银行核发并正常年检的贷款卡;
4、有必要的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固定依据和经营场所,合法经营,产品有市场、有效益;
5、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款意愿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为正常类或非财务因素影响的关注类;
6、企业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从业经历在3年以上,素质良好、无不良个人信用记录;
7、企业经营情况稳定,成立年限原则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个及以上会计年度财务报告,且连续2年销售收入增长、毛利润为正值;
8、符合建立与小企业业务相关的行业信贷政策;
9、能遵守国家金融法规政策及银行有关规定;
10、在申请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11、贷款流程:企业向银行提出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并提供企业和担保主体(若有必要)的相关材料→银行调查审批通过后,签署借款合同和相关担保合同相关法律性文件→按照约定条件落实担保、完善担保手续。
银行贷款的放款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贷款的类型、申请人的资质、银行的审批流程、以及当时的资金状况等。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放款的时间框架:
审批时间:
银行在收到贷款申请后,通常需要7-15天的时间进行审批。这个时间可能会因为申请人的资质良好、贷款类型(如房贷、车贷、个人贷款等)和银行的审批效率而有所不同。
合同签订:
一旦贷款申请获得批准,申请人需要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到一周的时间。
放款时间:
合同签订后,银行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到几周内发放贷款。具体的放款时间取决于银行的内部流程和资金安排。
特殊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申请人的资质非常优秀,或者贷款需求非常紧急,银行可能会提供加急服务,从而缩短审批和放款的时间。
通知和确认:
放款完成后,银行会通知申请人,并确认贷款已经到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时间框架仅供参考,实际放款时间可能会因银行、贷款产品和申请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确保流程顺利进行,申请人应该提前准备所有必要的文件和资料,并保持与银行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贷款审批和放款的最新进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商业银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向客户提供贷款或者其他金融服务。
1996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中,将贷款分类如下:
(1)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自营贷款,是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特定贷款,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2)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贷款。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五年以下(含五年)的贷款。长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五年(不含五年)以上的贷款。
(3)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是指保证贷款、抵押借款、质押贷款。担保贷款,是指按《民法典》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民法典》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是指按《民法典》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是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银行的贷款需要担保,但不一定只能是担保人。具体有人的担保,物的担保,以及人和物的混合担保。人的担保就是提供担保人,没有符合条件的担保人的话,可以采用物的担保的方式,就是通过其他动产或者不动产的抵押等。担保是必须的,是为了保证借款人按期还款。
当贷款人不具备贷款条件的时候,银行通常要求贷款人提供个一个或多个担保人。担保人和担保人的爱人(财产共有人)签订担保合同,并且发生法律效应。 银行对担保人的自然情况进行了解掌握,比如身份证户口本工作证收入等等。
如果银行觉得借款人某些方面条件不足,就会拒贷或者要求增加担保。比如某90后年轻人申请房贷,银行要求提供担保人,理由就是其月供超出收入的50%,可能出现断供风险,需提供其他还款来源。当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时,除了要求提供担保,银行还可能要求增加首付或者提高贷款利率。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