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基数×月数。
赔偿基数为: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一至四级
因为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要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工岗位,享受伤残津贴,所以就不存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问题。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还应当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三、五至六级
五级35个月、6级30个月。
条件之一:
①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②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③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第二款(还应当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四、七至十级
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
条件之一:
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②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③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④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责任: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还应当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年(含5年)的,应当支付全额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足5年的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或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在寻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申请过程中,首要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务必保证已经成功完成工伤认定并已享有参加了工伤保险的权益且该保险费已经由您所供职的实体单位按照规定及时全数缴纳到位。在工伤认定审查工作结束之后,受伤的员工或是他们的直系亲属,亦或是所在的实体组织都有权可以向社保代理平台提出相关的申请请求。
然而在此类申请的过程之中,以下几项必备的申请材料将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1.工伤员工的个人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2.有关于本次工伤认定的书面结论复印件;
3.关于此次申请工伤补偿待遇的申报表格,这部分表格既可在医保窗口直接取得也可以从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官方网站下载并且使用;
4.劳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定结果的原始文书的正本;
5.如果涉及到医疗费用的话,还必须提供医疗费用的收据,以及相关的诊断证明以及病历档案资料(若是产生了住院费用的话,那么不仅要提供出院总结,还要有详细的费用清单作为辅证)。申请方式可以选择以下两种途径之一来实现:
采用窗口经办的模式,即前往支付保险费用的实体单位所归属的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大厅进行办理;采用网络提报的形式,即登陆地方性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官网,然后进入"蓉e人社保"网上服务大厅进行在线处理。通常情况下,办理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领取业务号码、提交上述提及的全部申请材料、耐心等待审核并获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具体要求可能因各地不同政策以及规定而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强烈建议您咨询本地的社保代理机构,以获取更精确完备的信息。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