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可以在我国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风景名胜区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享受优先服务。
2、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可以在我国医疗机构享受优先挂号、就诊服务,并且医院还会提供退役军人专用服务通道;
3、退役军人携带“优待证”,可以在我国的各游乐场所、旅游景点以及各大博物馆享受减免门票福利;
4、我国民营企业的旅游景点、博物馆以及纪念馆等场所,对携带“优待证”的退伍军人实施优先福利以此减轻一些退役军人的生活压力;
5、退役军人凭借“优待证”,可以免费乘坐市政投资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非常的接地气;
6、退役军人在处理民政事务时,可以凭借“优待证”享受优先服务的权利,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7、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可以申请公益性岗位,专门调剂一定比例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参战、复退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一部分下岗失业老兵的工作保障问题;
8、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的子女在就学方面,去公立学校就读可以享有优先权,让退役军人子女的学习不再是难题。
优待证持证人可享受四方面优待:
一、国家提供的面向全国持证对象的优待服务,主要以退役军人事务部等20部门《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意见》及基本优待目录清单中明确的可使用优待证的优待服务。
二、退役军人事务部与相关合作单位签署的各优待类协议所涉及服务。
三、各地提供的面向本地持证对象的优待服务。
四、社会各界主动提供的优待服务。优待证承载的优待服务内容是开放的,退役军人事务部将积极拓展优待证的使用场景,不断提高优待证的“含金量”,努力提高持证人的荣誉感、获得感。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
对符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法律依据: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三十六条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残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享受优待,具体办法由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规定。残疾军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
第三十七条 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享受优待,具体办法由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管理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四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优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是的。军人优待证当然全国统用,但退役军人优待证只限本省使用,省外不统用。退役军人《优待证》全国境内统一制定、并且在全国境内通用。按照民政部的部署,对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自2011年8月1日起发给老年生活补助,标准按服役年限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月10元,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优待证的用处。
1.景区旅游免门票
凭借《退役军人优待证》可免费参观本省市内的旅游胜地、博物馆、景点。对于喜欢旅游的退伍军人来说,这算是一项大大的福利,起码在本省市内,进入各景点、风景区可以免门票,能省下不少钱。
2.看病就医免排队挂号
凭借《退役军人优待证》可在本省市内的医院享受优先挂号的服务。只要有《退役军人优待证》,那么以后去医院看病,就不用排队挂号了,这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
3.优先办理民政服务
凭借《退役军人优待证》可优先办理民政服务事项。比如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退伍军人可优先入住公办的养老机构。
4.交通享优先服务
凭借《退役军人优待证》可在本省市内的铁路、航空、公路等服务中心享受优先服务。比如去火车站买票,如果有《退役军人优待证》,那么就可以优先购买,无需排队,也能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
退伍军人优待证家属一般不能直接享用。
一、退伍军人优待证的性质
退伍军人优待证是国家为了表彰退役军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而专门设立的一种证件。该证件主要面向退役军人本人发放,是其享受国家提供各项优待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家属是否能直接享用退伍军人优待证
根据目前的相关法规和政策,退伍军人优待证主要是为退役军人本人提供优待服务,并未明确规定家属可以直接享用该证件所带来的各项优待政策。因此,从法律层面来看,家属不能直接凭借退伍军人的优待证来享受相应的优待服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家属完全无法享受到与退伍军人相关的优待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区或单位可能会出台更为细致的优待政策,将退伍军人的家属也纳入优待范围。此外,家属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申请符合自身条件的优待政策,如咨询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或相关政府机构。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