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员醉驾、商业三责险不赔。醉酒后驾驶机动车上路违反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禁止性规定,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赔情形。因此,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责险中不予赔偿。交强险外的损失依法由车主承担。
2、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驾车逃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条款作为保险合同条款,已明确约定驾驶人事故发生后逃逸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而是逃逸,是法律所禁止的。因此,商业险不予赔偿。
3、无证或证被吊销的,商业三者险不赔。根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约定:驾驶人在吊销驾驶证期间驾驶被保险机动车,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上对免责条款已作出提示,且投保人已签字确认。对合同当事人生效。
4、驾驶非准驾车型,商业三者险不赔。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驾驶车辆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且保单对上有明确的规定,且一般用黑体予以提示。因此,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效力。
5、车辆未年检且制动不合格,商业三者险不赔。事故发生时如制动不合格,根据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单中对投保车辆未按时年检保险责任免除的条款进行了特别约定,被保险人对该保单进行签字确认。确认其在投保第三者险的责任内容。因此,不赔。
6、驾驶员弃车离开,商业三者险不赔。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报警处理。积极抢救伤员,逃跑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符合商业三者险免赔的规定。
7、事故发生后,自行修理的不赔。因保险事故损坏的被保险机动车,应当尽量修复。修理前被保险人应当会同保险人检验,协商确定修理项目、方式和费用。否则,保险人有权重新核定;无法重新核定的,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法律依据:
《保险法》
第十条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十一条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针对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问题,相关对策如下所述:
1、向所属保险公司提出投诉请求;
2、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投诉反映;
3、将争议提交至所在地区的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提出赔偿要求。在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其职责,展开监督检查与调查工作之际,各相关部门应积极予以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调查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当保险公司有所异议并拒绝进行理赔时,我们有必要去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应有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需要关注并且运用到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重要的法律条文。
其中,主要的法律规定则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这一部法律之中,如果保险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而判定对某项理赔事项不予赔偿的话,他们将会向对应的投保人或受益人发出相应的拒赔书面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四条保险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作出核定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