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的赔偿细则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以下是主要内容:
一、责任认定
1、机动车全责:
如果事故因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酒驾等)导致,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责任。
2、非机动车全责:
如果事故因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规则(如逆行、闯红灯等)导致,非机动车方承担全部责任。
3、双方责任:
如果双方均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分担责任。
4、无过错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即使机动车无过错,也需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责任比例与赔偿金额
根据责任比例,赔偿金额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
机动车一方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特殊情况下,如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二、赔偿流程
1、事故认定:
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责任。
2、协商赔偿:
双方根据责任认定书协商赔偿金额和方式。
3、保险理赔:
机动车方可通过交强险和商业险进行理赔。
4、诉讼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赔偿项目及标准
赔偿项目涵盖了医疗费用、财产损失、伤残赔偿等多个方面。具体标准如下:
医疗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包括住院期间的费用、各种治疗的费用以及药品的费用等。首先由交强险中的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8000元进行垫付,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
财产损失:包括车辆和其他财产损失,按责任比例赔偿。交强险先赔2000元,超出部分再按照责任比例分担。
伤残赔偿:根据伤残等级计算残疾赔偿金、护理费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在交强险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0000元内先赔,超出部分再按责任比例分担。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同等责任时的理赔流程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且双方被认定为同等责任时,理赔流程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一、先由机动车交强险在规定限额内赔付
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应由机动车的交强险对非机动车一方的损失进行赔付。交强险的赔付范围包括非机动车方的财产损失、医疗费用以及人身损害等。具体来说: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通常为2000元。若非机动车方的财产损失在此限额内,则由交强险全额赔付;若超出此限额,超出部分需双方按责任比例分担。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000元。若非机动车方因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在此限额内,同样由交强险全额赔付;超出部分也需双方按责任比例分担。
人身损害其他赔偿:如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护理费、交通费等,也在交强险的赔付范围内,但需注意这些项目的赔偿限额较高。若超出限额,双方同样需按照各自50%的比例承担。
二、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双方按责任比例分担
若非机动车一方的损失超出了交强险的赔偿限额,那么超出的部分将由机动车一方和非机动车一方按照同等的责任比例来共同分担。即,双方各承担50%的费用。
举例来说,如果非机动车一方的损失总额为10万元,而机动车的交强险能够支付的赔偿金额为8万元(其中财产损失2000元、医疗费用18000元、其他人身损害6万元,此为假设数值,实际赔付需根据具体情况计算),那么剩下的2万元则需要由双方各承担50%的责任,即机动车一方还需要额外支付其中的1万元。
三、机动车维修费用同样由双方按责任比例分担
在双方同等责任的情况下,机动车的维修费用也是由双方各承担50%。这意味着如果机动车在事故中受损,非机动车方也需要承担一半的维修费用。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