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户住院报销的比例根据医疗机构的级别、就诊地点以及是否办理了新农合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具体的报销政策:
市内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0%。
市内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65%。
转往市外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50%。
对于特困供养、低保、特困优抚及精准扶贫对象,可以减免住院起付线。对于患有50种重大疾病的精准扶贫户,一个结算年度内不设起付线,每个病种设定最高支付限额,符合规定费用在相应病种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销比例为70%。
此外,精准扶贫户的住院报销比例在50%的基础上提高10%至20%以上。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比例最高,为90%;而在县域外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则随医院级别降低而减少。
扶贫户住院报销比例因地区政策、医疗机构等级以及扶贫户具体身份类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部分地区的相关报销比例情况:
赣州市: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所有城乡居民(含农村低收入人口)在一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为 90%,二级为 80%,三级为 60%。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为 6500 元,报销比例为 65%,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医疗救助方面,特困人员报销比例为 100%,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报销比例为 7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5 万元;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人口、低保边缘家庭人口起付线为 2600 元,报销比例为 6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3 万元;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患者起付线为 6500 元,报销比例为 6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2 万元。
永胜县:乡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达到 95%;县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到 85%;州、市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到 70%。确保县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 70%;对符合转诊转院规范,到县域外住院的,单人单次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 7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达不到 90% 的,通过医疗救助报销到 90%。
山丹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为 85%、80%、75%。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和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为 2500 元,分段报销比例在普通城乡居民基础上分别提高 5 个百分点,即补偿基数 0—1 万元(含 1 万元)报销 65%;1—2 万元(含 2 万元)报销 70%;2—5 万元(含 5 万元)报销 75%;5—10 万元(含 10 万元)报销 80%;10 万元以上报销 85%。
任丘市:脱贫人口中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纳入监测范围的易返贫致贫人口住院救助比例为 80%,经住院救助后,对超过住院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政策范围内自付医疗费用,超出部分按 90% 比例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 20 万元。其他脱贫人口 2025 年救助比例 74%,2026 年不再享受住院救助。
鸡泽县:脱贫人口中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过渡期内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风险未消除的易返贫致贫人口住院救助不设起付线,救助比例为 80%,年度累计最高救助限额为 7 万元。其他脱贫人口 2025 年救助比例 74%,2026 年不再享受住院救助。经住院救助后,对超过住院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自付医疗费用,超出部分按 90% 比例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额为 20 万元。
扶贫户住院报销医疗费通常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渠道,具体报销方式和流程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介绍:
1、报销渠道
基本医疗保险:扶贫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按规定比例报销。一般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起付线较低。
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额度,可进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进一步减轻扶贫户的医疗负担。
医疗救助:各地有针对扶贫户的医疗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扶贫户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可申请医疗救助。部分地区还可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等给予全额救助。
2、报销流程
“一站式” 结算:若医院设有 “一站式” 结算服务,扶贫户可直接在出院时办理报销手续,医院会根据政策减免或垫付费用,自动计算报销金额,扶贫户只需支付剩余部分费用。
自行垫付后报销:若医院未设 “一站式” 服务,扶贫户需先自行垫付费用,然后携带相关证件,如扶贫手册、身份证、医保卡、住院发票、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到当地扶贫办或医保部门申请报销。
3、异地就医报销:若扶贫户在异地就医,需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就医后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流程可能与本地就医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地医保政策为准。
4、特殊情况:因各种原因未能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的,出院后需带出院结算收据(发票)、出院证、住院费用总清单、住院病历复印件、本人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当地医保中心或相关部门办理报销。另外,省外住院、意外伤害、分娩定补、急诊急救以及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费用,可能不享受部分兜底和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具体需参照当地规定。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