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行为导致一人轻微伤并取得谅解书的情况下,根据《刑法》及司法实践,通常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具体刑期需结合案件细节综合判定。
一、量刑的核心法律依据与基准范围
法律条文基础: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的基本量刑区间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存在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形,则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轻微伤的情节定位:仅造成一人轻微伤且无其他严重情节(如多次作案、持械、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等)时,通常不被认定为“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量刑一般在基准刑范围内偏轻考量。
二、谅解书对刑期的影响及适用规则
谅解书的法律意义:谅解书体现被害人对被告人行为的谅解,表明双方已就赔偿、道歉等达成和解,是法院从轻或减轻处罚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降低社会矛盾。
刑期减少幅度:
一般情况下,谅解书可使基准刑减少50%以下;若犯罪情节较轻(如初犯、偶犯、赔偿积极、悔罪态度诚恳),甚至可减少基准刑50%以上或免除处罚。
例如,若基准刑为1年有期徒刑,取得谅解后可能判处6个月以下拘役,或适用缓刑。
综合考量因素:法院还会结合赔偿数额合理性、被告人是否真诚悔罪、有无前科、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调整刑期,谅解书并非唯一减罚条件。
三、实践中的典型量刑结果与特殊情形
常见判决范围:对于轻微伤且有谅解书的案件,实践中多判处拘役(1-6个月)、管制,或短期有期徒刑(6个月至1年),部分情节轻微者可适用缓刑。
不适用缓刑或从轻的例外:若被告人存在多次寻衅滋事、持凶器作案、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情节,即使取得谅解,也可能不予大幅减罚或排除缓刑适用。
关键建议与后续行动
1、积极配合司法程序:确保赔偿协议履行完毕,提交谅解书时需附相关赔偿凭证,证明和解的真实性与自愿性。
2、强调悔罪表现:在庭审中如实供述罪行,表达对行为的认知错误,可进一步争取法院从轻处理。
3、咨询专业律师:不同地区法院对类似案件的量刑尺度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委托律师结合案件细节制定辩护策略,最大化争取有利判决。
综上,寻衅滋事致轻微伤且有谅解书的刑期需结合具体情节综合判定,但总体倾向于从轻处罚,实践中短期自由刑或非监禁刑(如管制、缓刑)的可能性较高。
寻衅滋事导致轻微伤的量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适用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具体如下:
1、行政处罚:如果寻衅滋事致一人轻微伤,一般不构成犯罪,而是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刑事处罚:如果寻衅滋事致二人以上轻微伤,或者虽致一人轻微伤但存在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情形,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此外,具体量刑时,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来确定最终刑罚。
寻衅滋事造成轻微伤的赔偿数额没有固定标准,需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确定,具体赔偿项目如下: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确定,包括挂号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以正式票据为凭。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其他费用:如果因寻衅滋事行为给受害人造成其他财产损失,如衣物损坏、物品丢失等,也应予以赔偿。此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数额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综合考量后判定。
双方可以先协商确定赔偿金额,协商不成的,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