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被判缓刑不一定会被开除。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缓刑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本身不属于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因此对于一般的事业单位人员,被判缓刑通常不会被开除,但会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等处分。然而,如果是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要被判处刑罚(包括缓刑),通常都会被直接开除公职。
此外,如果事业单位人员的犯罪行为属于故意犯罪,且情节严重,或者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有特别规定,即使不是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也可能会被开除。
事业单位人员被判缓刑期满后是否有工资待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缓刑期间未被开除且仍在职的情况:
缓刑期间:根据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按本人受处罚前工资固定部分 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工资中活的部分(津贴)不再发放。若按此发放的生活费低于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按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发放。
缓刑期满后:如果缓刑期满后分配正式工作,其工资待遇根据新任职务、新任岗位按不高于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也有部分地区规定,按本人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降低三档后再逐次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办法予以重新确定。
2、缓刑期间已被开除的情况:如果事业单位在其缓刑期间已经作出开除处分决定,那么缓刑期满后,该人员将不再享有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也将终止。
3、退休后被判缓刑的情况: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 60% 计发生活费。缓刑考验期满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按 40% 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确定,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的标准执行。
事业单位人员被判缓刑后,一般情况下仍有退休金,但具体待遇会有所变化。
根据《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拘役被宣告缓刑期间,以及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 60% 计发生活费。
缓刑考验期满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退休费待遇:
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拘役被宣告缓刑的,按 12% 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低一个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确定。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原执行退休待遇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的低一个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的标准执行。
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按 40% 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确定,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的标准执行。
如果事业单位人员在缓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则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一般会暂停发放养老金。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