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村宅基地建房新政策主要依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相关规定,各地也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1、禁止城镇居民和退休干部占用宅基地: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农房或宅基地,退休干部不得在农村占地建房。这是对宅基地集体所有制属性的强化,防止城市资本无序扩张侵蚀农民生存保障。
2、严禁改变宅基地用途:宅基地仅限居住使用,不得用于商业开发或建设别墅、会所等非农项目。违规者可能面临拆除、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如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3、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各地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坚决防止违反规定以分户名义多次、多处以及超规定面积申请宅基地。同时,禁止未按批准面积和建房标准建设住宅,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
4、明确建房标准:例如漳州市船场镇规定,村民建房控制在3层以内,每户宅基地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家庭人口3人以下(含3人)的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80平方米,4-5人的不得超过100平方米,6人以上的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利用空闲宅地、荒坡地和其他未利用地建设村民住宅的,或对原旧宅基地进行翻建的,每户可以增加不超过3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
5、规范申报程序:以船场镇为例,村民个人申请住宅建设,应向村民委员会提交《船场镇农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申请审批表》、户口簿及家庭成年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村委会审议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将材料报镇人民政府审批。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材料审查并实地勘测核实,符合条件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再审批用地批准手续,核发《船场镇农村宅基地批准书》。
6、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2027年底前全国将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明确房屋与土地的权属关系。确权后,农民可享受更高拆迁补偿、抵押贷款便利,且进城落户后仍保留宅基地使用权。
7、建立自愿退出与补偿机制:农民可自愿退出闲置宅基地换取补偿,但需确保权属清晰且资金到位。完全退出后不可再申请,部分退出可保留资格。
盘活闲置资源:鼓励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农家乐或入股乡村旅游项目,租赁最长20年,需经村集体备案。闲置宅基地经审批可转为经营性用地,通过拍卖、出让引入资本,收益由集体和农户共享。
农村宅基地建房一般需要以下手续:
准备申请材料: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准备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携带原件比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承诺书》和《农房风貌设计图》。属于异地新建的需签署《退回旧宅基地承诺书》。
提出申请:向所在村民小组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书面申请。没有分设村民小组的,直接向村级组织提出申请。
村民小组讨论公示:村民小组收到申请后,提交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并将申请理由、拟用地位置和面积、拟建房层高和面积等情况在本小组范围内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村民小组将申请材料交村民委员会审查。
村级组织审查:村民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提交材料是否齐备、是否真实有效、拟用地建房和风貌是否符合村庄规划、是否征求了相邻权利人意见等,同意后签署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
乡镇受理审核:乡镇政府相关窗口受理经村委会审查同意的申请,并组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建设管理等部门实地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宅基地合理布局要求和面积标准、用地建房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等。
乡镇政府审批:根据各部门联审结果,乡镇政府对农村宅基地申请进行审批,核发《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
申请开工现场放线:经批准的用地建房农户,在开工前不少于10个工作日,向乡镇人民政府开工宅基地申请、农房报建统一受理窗口申请划定宅基地用地范围。乡镇政府收到申请的10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实地查验、丈量、确定建房位置。
建设监管:建设过程中,乡镇综合执法和建设监管部门加强巡查,对不按放线位置、不按设计图施工等行为依法处理。
竣工验收:竣工3个月内,建房农户向乡镇政府宅基地申请、农房报建统一受理窗口申请竣工验收。乡镇政府收到申请的10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对建房位置、用地面积、建筑层数等进行验收,竣工验收合格的,出具《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验收意见表》。
办理不动产权证:经验收合格的,农户可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
农村宅基地建房没有手续不一定属于违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且需经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如果建房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如未经过合法申请、审批流程,擅自占地建房,或者超出了宅基地的使用范围,那么就可能被认定为违建。
不过,如果是在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上建设,符合“一户一宅”原则,且未违反当地宅基地管理等相关规定,仅因未办理特定手续而未取得相关证件,通常不能简单认定为违建,这种情况一般可在规定期限内补办手续。此外,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中,一些早期建房可能由于当时政策等原因未办理手续,但经过相关部门认定和处理后,也可能被视为合法建筑。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