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假时间的规定主要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根据该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具体如下: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此外,医疗期的计算也有相应规定,例如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2025年病假工资的发放标准及规定主要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如下: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
有约定的情况: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确定。
无约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病假工资计算系数:
连续休假6个月以内: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满2年不满4年的,按70%计发;满4年不满6年的,按80%计发;满6年不满8年的,按90%计发;满8年及以上的,按100%计发。
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满1年不满3年的,按50%计发;满3年及以上的,按60%计发。
病假工资具体计算公式: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病假天数×工资比例,21.75为法定月计薪天数。
病假工资最低标准: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通常需要提供医院开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公司内部流程所需材料,具体如下:
一、医院开具的材料
诊断证明:必须有医生签字和医院公章,内容需写清疾病名称、严重程度、建议休息天数等。部分医院会直接开“病假条”,有些医院则需要单独申请,员工应主动问清楚。
病历本或就诊记录:包含挂号时间、检查结果、用药记录等,能证明员工确实前往医院就诊。如果是急诊患者,可先口头请假,3天内补交所挂急诊号的病历和发票。
检查报告和缴费凭证:如CT片、血常规化验单、药费发票等,可证明员工接受了相应的治疗。现在很多医院支持线上打印报告,员工可直接截图或下载PDF提交给公司。
二、公司内部流程材料
病假申请表:大部分公司有固定模板,需填写请假起止日期、病因、联系方式等,并找直属领导签字。若公司没有模板,手写一份说明亦可,但要包含关键信息。
身份证复印件:部分公司会要求提供,用于核实身份信息。若公司支持,也可用支付宝或微信的电子证件截图代替。
此外,长期病假(超过1个月)的员工,除了常规材料外,还需定期提交复查报告,以证明病情仍未好转。不同公司可能存在一些特殊要求,员工在请病假前应仔细阅读公司的相关规定或咨询人力资源部门。
律科服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