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假广告罪的最新规定主要包括刑法中的相关条文以及关于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具体如下:
1、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2、立案追诉标准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五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造成人身伤残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虚假广告罪的处罚如下:
1、自然人犯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广告传播范围、虚假广告持续时间、违法所得数额等因素进行量刑。例如,高某、张某宇利用虚假广告对 “土苗传奇酒” 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法院最终判处高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判处张某宇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2、单位犯罪:单位犯虚假广告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除了刑事处罚外,虚假广告的责任主体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需对因虚假广告遭受损失的消费者进行赔偿。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可对相关主体予以行政处罚,如责令停止发布广告、消除影响、罚款等,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吊销营业执照、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虚假广告罪的认定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构成。其中,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自行或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经济组织或个人;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不真实的广告而故意作虚假宣传,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一般都具有营利目的,但其他目的动机不影响本罪成立。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广告。虚假广告的行为干扰了国家对广告的管理秩序,侵犯了其他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4、客观要件:
行为违法:表现为违反国家广告管理法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例如对商品的性质、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等,以及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等做不真实的、带有欺诈内容的宣传。欺诈手段包括利用虚假的证明、证件行骗,利用权威媒体、知名人士背书行骗等。
情节严重: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五条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传染病防治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利用广告对食品、药品作虚假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二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律科服务助手